支援服務 / 討論 / 動力機械 / 汽車 /

[資訊]各汽車品牌史

發表新主題
隨機主題
上個主題
下個主題
|
[資訊]各汽車品牌史

摩根
英國摩根汽車公司於1999年慶祝90歲華誕。摩根無疑是汽車制造企業中聞名遐邇的老牌子,就像一位年事已高但青春永駐的貴夫人。
  英國的梅爾文市是一座寧靜異常的鄉間小城。該城有一座紅磚建築,打開緊閉的老式木制大門,既無接待處,也無女侍應生,來訪者一腳便跨入了前店後廠的摩根汽車配件商店。
  摩根汽車公司自1902年推出首輛三輪汽車至今,這個地方幾乎就沒有改變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摩根汽車公司停止生產三輪汽車,目前摩根汽車愛好者有三種款式的四輪汽車可供挑選,這三個車型自3O年代以來始終沒有改變過。
  最早的摩根4/4車型兩個“4”分別代表四輪和四汽缸發動機。該車型自1936年問世以來,樣子始終如一。隨後推出的摩根Plus 4車型外形也大體相同,只是配備了更強大的發動機而已。
  摩根汽車中最具跑車色彩的是摩根Plus 8。該車的外形並無變化,但是因擁有一台184馬力(135千瓦)的強大發動機,行駛起來如電閃雷鳴。摩根Plus 8車身稍大些,可以讓駕車者不至把胳膊伸到車廂外。該車問世於1968年,當年便參加了愛丁堡的MMC車賽。其初衷僅僅是為了考核一下“是否有地方會掉下來,以及哪些部位需要改進”。不料結果卻引起轟動,這輛速度極快的摩根跑車至今已有32歲高齡了。

歐寶

歐寶原是德國人創辦的汽車公司。十八世紀中葉, " OPEL "曾譯為奧貝爾,取自創始人阿德姆·奧貝爾的姓氏。商標是由圖案和文字兩部分組成。圖案是代表公司的技術進步和發展,又像閃電一樣劃破長空,震撼世界,喻示汽車如風馳電掣,同時也炫耀它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就。 1862年,阿德姆·奧貝爾(Adan Opel)在呂塞爾海姆創建了歐寶公司,公司最初生產縫紉機、自行車。1899年,老歐寶的兩個兒子弗裡茨和威廉搞起了汽車和摩托車制造,並以老爹的名字 “亞當.歐寶”命名工廠,使歐寶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897歐寶年開始生產汽車,1924年,公司建成德國第一條生產汽車的流水線,使汽車產量猛增,在德國廉價車領域獨占鏊頭。另外,奧貝爾家族可能對當時的德國政府存在顧慮,於1929年將公司80%的股份賣給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從此, 歐寶汽車公司成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德國的子公司。

歐寶汽車家族的歷史可追溯至1838年的德國Rüsselsheim市和亞當.歐寶的降生。年輕時的亞當.歐寶遍游歐洲並在巴黎學會了縫紉機制造技術。年僅25歲的亞當.歐寶為這些機器所吸引並隨後在Rüsselsheim開辦了一家工廠,開始批量生產縫紉機。1862年,當時亞當歐寶先生正著手批量生產縫紉機。這類機器的相對價格那時是極其昂貴的,是少數人特權的象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向廣大社會群體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成為了今日歐寶之理念的核心。

1868年,亞當.歐寶與索非亞.瑪麗.謝勒結婚,自此組成了包括他們的五個兒子卡爾、維爾赫姆、海因裡希、弗雷德裡希和路德維希在內的家族企業。1885年,亞當.歐寶在德國將業務擴展到整裝自行車的生產。

公司成立後的25年裡,歐寶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國際制造商,縫紉機出口遍及歐洲、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1887年,歐寶涉足另一種獨一無二的、昂貴的機械――自行車的生產領域。隨後幾年裡,歐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

龐迪克

旁蒂克汽車分部原為奧克蘭汽車,由一位年輕的愛德華.墨菲創建的,它於1908年生產了一種4缸發動機轎車,功率大,很有競爭力,因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引起了杜蘭特的注意,通過會談,1909年加入通用汽車公司,1932年正式使用旁蒂克汽車分部的名稱和商標。
文字旁蒂克取自美國密執安州的一個地名,1909年加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1932年正式使用旁蒂克的汽車商標。

日產

日產是日本三大汽車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開始制造小型 Datsun轎車和汽車零件的制造商。公司十分著重技術的研發,從1980年代起,日產便堅持將其銷售額的5%用於產品研發。目前日產旗下擁有眾多高級轎車品牌,諸如INFINITY(無限)、CEFIRO(風度)、CEDRIC(公爵)等等。車壇有“科技的日產、銷售的豐田”的說法。這一說法將這家全世界第四大汽車廠,予以了明確的定位。
1933年12月26日,由日本產業公司出資600萬日元、戶田鑄物公司出資400萬日元,成立了注冊資本1000萬日元的'汽車制造股份公司'。兩公司的社長川義介新任新公司社長。在1934年5月30日舉行的第一屆定期股東大會上,汽車制造股份公司更名為'日產汽車公司',同時,由日本產業公司接收了戶田鑄物持有的該公司全部股份,'日產'正式成立了。
在當時的日本、汽車工業是其他機構都不願意做的事業,就連三井、三菱、住友這樣的大財閥都不願涉足。理由很簡單:誰都無法承受每年2500萬日元的虧損壓力。為此,川義介已經做好了五六年內每年虧損2500萬日元的准備。當然,這種魄力與他手下被稱為日產康采恩的日本產業集團的強大支持是分不開的。日本產業是川義介將久原礦業改組後於1928年出資5000萬日元創立的控股公司,其麾下擁有日本礦業、日立制作所、戶田鑄物等企業。為了能夠與美國的轎車工業相抗衡,高瞻遠矚的川義介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日產汽車這一日本第一家真正的汽車企業的建設之中。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日產的發展受到了戰爭的嚴重影響。1945年9月,美軍司令部規定,禁止轎車的生產。直到1947年6月,才開始允許利用庫存零部件每年組裝排量1.5升以下的微型轎車300輛、大型轎車50輛。可以說,1947年是日產汽車形勢最為危急的一年。由於當時正值通貨膨脹和物資統管時期,公司的赤字和債務與日俱增,同時,由於金融機構的融資制度進一步變嚴,銀行貸款也受到了限制,使日產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為了突破危機,11月,日產成立了突破危機運動總部,下設7個分組。結果NISSAN車從10月份的155輛上升到11月的230輛、12月的430輛;初步扭轉了公司經營的不利局面。

1952年,日立與英國奧斯汀汽車公司開始進行技術合作,開發出達特桑210型車,其後,開始了日本首次向北美的汽車出口。達特桑210一經推出就在競爭激烈的澳大利亞拉力賽中勇奪桂冠,展示了與國外名車一比高低的決心。當時,日本轎車的需求505為出租車,45%為政府機關和公務用車,私人用車很少,同中國的情況十分類似。為了確定公司未來的市場發展方向,日產開始了大規模的市場調查,分析了用戶的需求。雖然達行桑是深受顧客歡迎的車型,但它也存在明顯的不足。於是,對它的操縱性、耐久性和整體風格都做了很大的改進。1957年制作完成數台樣車,在強度、振動、噪音等方面進行了極為嚴格的測試。在美國,日產對達特桑210進行了試驗,同時開發1.2升發動機以增加其出口競爭力。經過大量的工作之後,藍鳥310誕生了。1959年藍鳥1000、藍鳥 1200同時在全國上市,出現了持續旺銷的局面。可以說,詳盡的市場分析、精細的技術開發加上完善的促銷手段使藍鳥一舉成名。

隨著經濟自立體系的完善,1952年日本加入了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55年加入GATT。在汽車工業領域,於1961年首先實行了卡車、公共汽車的自由化。在此期間,轎車備受關注,日本政府決定到1964年底實現轎車自由化。在這種背景下,各公司紛紛降價搶占市場使得各公司收益普遍下降,汽車業界重組呼聲日漸高漲。1964年,日產已經在世界汽車界排名13。為了進一步壯大實力,1966年4月20日,日產與PRINCE汽車工業合並。使公司達到擁有資金398億日元、員工3萬余人、月產能力6萬輛的規模。並且在公司經營項目中增加了火箭與紡織機械。又新增了GLORIA、SKYLINE等4 個系列的轎車和9個系列商用汽車,使得日產擁有10個系列轎車和23個系列商用車。

1955年以後,日產亦逐步把出口業務作為企業發展的支柱。1958年日產的出口不足3000台,而到1963年出口已達4.5萬台。到了1966年,公司在堅持擴大出口的基礎上,提出了擴大出口方式的新思路;不是單純的擴大出口,而是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著眼於提高競爭力,采取與市場相適應的經營策略。在市場開拓上,日產主要針對發達國家,50年代後期進入美國市場,60年代初期進入歐洲市場。1966年,日產在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公開征集車名,引發了私人購車的熱潮,從848萬應征信中選定的'SUNNY'終於成為一代名車。

整個70、80年代,是日產汽車公司業績突飛猛進的時代。1971年櫪木工廠全面投產;1977年,九州工廠投產並且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用機器人;1978年,日產在汽車尾氣排放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將HC、CO縮減至1/10,開發出'雙插頭速燃方式'等三項尾氣淨化系統,統稱為 NAPS;1980年和1984年,位於美國和英國的日產制造公司成立。1981年,日產技術中心建成。1983年,在西班牙日產Motor Iberica公司開始生產日產途樂。同時,在美國的日產研究開發公司也正式成立。80年代末,日產汽車開始其獲獎歷程:PULSAR、EXA、 LANGLEY和LIBERTA VILLA榮獲86-87年度日本最佳汽車獎。SILVIA獲88-89年度日本最佳汽車獎。

整個90年代的日產,是頗值得回味的10年。1992年,MARCH成為首次獲得歐洲年度名車獎的日本車。該車是在英國日產制造公司生產的英國第二種當地生產汽車。同年,美國日產制造公司亦開始生產美國第三種當地生產汽車'ALTIMA'。1993年,西班牙日產Moror Iberica公司開始生產新型四輪驅動車TERRANO II,1994年投產MISTRAL並返銷日本。截至1996年,日產海外公司產量已經突破1000萬輛。1999年是最值得紀念的一年,日產與雷諾的合並轟動了世界。其間,各種傳聞不斷。但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就是日產擁有的先進的技術開發能力與雷諾在產品開發、造型設計以及成本管理的長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優勢互補。日產在歐洲和南美等地將進一步拓展市場,使集團公司的全球占有率提升至9.1%,成本效益渴望達到3900億日元。

薩博

Saab薩博,歐洲高檔汽車品牌之一。以其獨具一格的安全、性能、設計及航空科技吸引著那些個性化的人們。它帶給人們一種非比尋常的卓越體驗!體現在汽車上,這是一種進步,一種運動感,以及悅人心意的功能性。這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遍布全球的銷售和服務網絡。通過完善的客戶體系,Saab薩博為全球客戶提供著世界級標准的服務。
薩博公司是由斯堪尼亞公司和瑞典飛機有限公司合並,原飛機公司瑞典文縮寫為SAAB,後即作為公司轎車的標志。
商標正中是一頭戴王冠的獅子頭像,王冠象征著轎車的高貴,獅子則為歐洲人崇尚的權利象征。半鷹、半獅的怪獸圖案象征著一種警覺,這是瑞典南部兩個縣流行的一種象征,而薩博汽車和航行器的生產就起源在這裡。設計者為瑞典藝術家Carl Fredrik Reutersward。
薩博汽車重新設計了藍形小圓盤,現在融進了SAAB傳統的獅身鷲首怪獸的紋章以及“SAAB”的標識字母。風格整體一致,整齊劃一。2001款的汽車即開始采用這種標識。新的標識同樣是由瑞典藝術家Carl Fredrik Reutersward設計的。

雙龍

雙龍汽車公司 (SSANG YONG Motor Company)是韓國第四大汽車公司,主要生產中高檔越野車和房車,具有年產21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去年汽車銷售量14.66萬輛,在韓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為12.5%。

其前身為創立於 1954年的東亞汽車公司,1986年10月並入雙龍集團,1988年3月更名為雙龍汽車公司。以犀牛牌四輪驅動吉普車和克蘭多牌家用型吉普車為代表的雙龍汽車,已出口到歐洲、亞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雙龍汽車從專門生產四輪驅動越野車和特種車起家,後與德國奔馳汽車公司合資,引進先進技術,發展成為綜合性的汽車制造企業。

1975年5月,雙龍公司股票正式上市。

1983年接收東亞(DONG-A)汽車公司後,雙龍迅速崛起,成為最可靠的專業四輪驅動運動型多用途車的制造商,改名為雙龍汽車。

1988年,雙龍推出SUV型KorandoFamily,其對本土消費者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1991年雙龍與 奔馳 公司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合作范圍涉及汽油/柴油發動機技術轉讓和共同開發輕型商務車等方面。其合作在韓國也被稱為短期內實現技術轉讓最成功的案例。

1993年雙龍推出MUSSO系列四輪驅動越野車,成為韓國四輪驅動越野車的代表。同年,雙龍公司看好韓國高級轎車市場(當時韓國人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公司舉債10億美元進軍高級轎車領域,引進德國奔馳轎車制造技術,生產雙龍豪華運動轎車。

2004年7月27日,作為新進入財富全球500強排名的中國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韓國債權團簽訂收購雙龍汽車公司的諒解備忘錄。

上汽集團獲得收購韓國債權團持有的雙龍汽車公司 48.9%股份的優先收購權。上汽集團收購這些股份後,將成為雙龍汽車公司最大的股東。諒解備忘錄簽訂後,上汽集團將對雙龍汽車公司的資產、債務等情況進行盡職調查,與債權團就收購價格和條件等進行最終談判。上汽集團收購雙龍汽車公司已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今年9月,上汽集團與韓國債權團在談判成功的基礎上將簽訂收購合同,完成對雙龍汽車公司股份的收購程序。

水星

福特汽車的林肯-水星部門明年將推出全新2006款水星 Milan。福特針對這款新車的面市已經展開了大量的廣告攻勢,特地為2006款Milan制定了廣告語“New Doors Open”(全新大門已敞開)。作為一款五座入門級中級轎車,2006款Milan已經是兩年之內Milan家族中的第四代成員了。
林肯-水星總裁Darryl Hazel毫不掩飾對2006款水星Milan的喜愛:“用與眾不同和精致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2006款水星Milan時尚的外形和良好的配置在消費者中間肯定會大受歡迎,尤其是那些年輕消費者。”而且2006款水星Milan屬於中級轎車,在轎車種類中市場份額是最大的。2006款水星Milan是基於福特CD3平台進行開發設計的,采用了水星全新的設計理念,而且該理念將會全面應用到水星陣營中所有新車型的開發,包括轎車,SUV和小型乘用車。

斯巴魯

SUBARU它針對特定客戶群體,為這些客戶提供最滿意的服務並開拓新的市場,SUBARU將之視為自己的使命。它的三款車型 – LEGACY、FORESTER和IMPREZA已經劃出了明確的市場范圍,並已在日本乃至全世界得到認可。

  此前,SUBARU一直將市場重點放在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1999年以後則開始向亞太地區擴張。

  事實上,如今的富士重工並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汽車企業,它還擁有專門制

  造民用飛機、日本海上自衛隊專用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等的企業,設計研發生產各種高性能環保列車的企業,研發生產大巴和豪華房車(特指具居家功能的車)的企業,以及圍繞著名的羅賓發動機而開發的大量工業用、民用機械的企業。當然,擁有SUBARU品牌的自動車企業是其靈魂,它包括本土的群馬制作所、 SUBARU美國、台灣大慶汽車工業以及其中國大陸的合作伙伴貴航雲雀公司等。

  富士重工自動車株式會社發展史:

  1917年,熱愛飛行的中島知久平先生在日本群馬縣太田市創立“飛行機研究所”,專門從事各類飛機的設計研發,同時制造當時非常流行的雙翼機;

  1931年,更名為“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

  1945年,又更名為“富士產業株式會社”,以生產各種發動機與機械為主;

  1949年,開發了日本第一部單體結構的巴士;

  1953年,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FujiHeavyIndustriesLtd.)正式成立,並投身汽車的研發行列;

  1958年,為響應日本政府關於“造最高時速100公裡、乘坐4人且能連續行駛30公裡以上的車”的號召,廣受歡迎的SUBARU360問世,奠定日後富士重工在汽車領域的獨特地位。

沃爾沃

“Volvo” 在拉丁文裡 “滾滾向前”的意思,始創於1924年的Volvo汽車公司,是北歐最大的汽車企業。也是瑞典最大的工業企業集團,更是世界上20大汽車公司之一,Volvo公司總部設在瑞典的歌德堡。創始人是古斯塔夫·拉森和阿瑟·格不裡森,該公司自創立之日起,便開始朝兩位創始人共同設計的藍圖滾滾向前,歷經七十五余年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Volvo汽車以質量和性能優異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安全性能方面。Volvo汽車公司更有著其獨到之處。美國公路損失資料研究所曾評比過十種最安全的汽車,Volvo汽車榮登榜首。到1937年,公司汽車產量已達到1萬輛,隨後,它的業務逐漸向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及能源產品等多領域發展。

一躍成為北歐最大的公司。Volvo汽車公司下屬商用車部、載重車部、大客車部、零部件部、汽車銷售部和小客車子公司等。Volvo公司的產品包羅萬象,但主要產品仍是汽車。該公司卡爾瑪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廠。它位於瑞典的哥德堡,布局就像一個三葉草圖案。 Volvo汽車公司除了大客車,各種載貨車在北歐占絕對統治地位外,它轎車在世界上也頗具名氣。Volvo轎車以造型簡潔,內飾豪華舒適耳聞名,更以延長聲明,保護聲明,享受生活的良好安全性能享譽國際車壇。沃爾沃汽車公司下屬商用車部、載重車部、大客車部、零部件部、汽車銷售部和小客車子公司等。沃爾沃公司的產品包羅萬象,但主要產品仍然是汽車。該公司的卡爾瑪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廠。它位於瑞典的歌德堡,布局就象一個三葉草圖案,沿著三葉草的邊緣有25個工作站,每個站負責一部分汽車裝配工序,汽車在微機控制下的自動輸送裝置上繞草葉蜿蜒運行,當走完這25個工作站時,就生產出一輛漂亮的汽車。這個廠的生產率和裝配質量在沃爾沃公司各廠名列前茅。

這個工廠的特點是10-25人負責一個工區,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把規定的汽車從一個緩沖區送到另一個緩沖區,其他工作大家可以自作主張。因而把工人從機械往復式勞動中解放出來,激發了工人的勞動熱情。這種生產方式是繼福特流水線生產方式之後的又一重大變革,引起世界產業界的極大關注。沃爾沃公司除了大客車、各種載貨車在北歐占絕對統治地位外,它的小客車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氣。沃爾沃小客車以造型簡潔,內飾豪華舒適而聞名。

龍蝦宴上誕生記 Volvo汽車公司的創建過程極副傳奇色彩,Volvo這家在瑞典乃至全球最有名的公司卻是在一次非常具有瑞典的傳統特征龍蝦晚宴上誕生的。 那還是在 1924年7月25日。北歐夏天的傍晚依舊迷人,在瑞典素有“水上美人 ”之稱的斯德哥爾摩,古斯塔夫·拉森和阿瑟·格不裡森兩人先後走進了一家叫斯圖雷霍夫的餐廳,這兩位酷愛汽車的瑞典人要了一盤大龍蝦,在就餐的幾個小時內,他們暢談著對汽車的熱愛和執著,最終制定出了後來聞名於世的Volvo轎車公司的創建計劃。

Volvo汽車公司多年的發展史也充滿了傳奇與變遷,然而它始終保持著北歐企業的鮮明特征,多年來也正因為這些特征而與眾不同。第一輛車-“Jokob”(雅各布) 在瑞典的日歷中,7月25日正好是聖徒雅各布的紀念日。因此,為紀念Volvo的誕生日,公司生產的第一個型號轎車就定名為“雅各布OV4“。這款配備了一台動力為28馬力雙缸發動機的轎車於1927年4月14日在人們關注的目光中駛出了工廠。當銷售經理約翰森將這輛汽車開到一個開闊地上後,一批觀眾報以掌聲。在當時,汽車的速度比今天的汽車相對要慢的多,據說最高時速可達90公裡。但這也只不過是理想速度而已。北歐的汽車公司向市場推出了一輛敞篷車,這在當時也被看成是大膽的行為。因此,人們對雅各布車的需求並不大,在幾年內只銷售了300輛。

撞擊聲下誕生的安全車形象 Volvo公司的創始人從公司創建之處就在強調汽車的使用安全。在售出第一輛汽車之前就對Volvo轎車進行了首次撞擊試驗。那還是在1926年,在美麗的斯德哥爾摩之哥得堡的公路上,九輛OV4原型車中的一輛就於一輛美國的轎車進行了正面撞擊試驗。結果,進口的美國車幾近成為一堆廢鐵。而Volvo車只有幾處撞擊的傷痕,車子大體上安然無恙。從此,Volvo轎車就樹立了安全轎車的形象。每一年,沃爾沃都要投入大量的費用進行安全方面的產品研究和開發,並不斷地對已有成就進行批判。這種自省的精神使沃爾沃在汽車安全產品的研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為汽車工業奉獻了許許多多的革新發明,如40年代的安全車廂,60年代的三點式安全帶,90年代的防側撞保護系統。

正因為在安全領域的不懈追求,近年來沃爾沃屢獲大獎,如麥克王子道路安全獎、歐洲碰撞四顆星獎、英國房車賽總冠軍等。 出口之路 Volvo轎車的最初出口數量十分有限,在1928年和1929年僅分別出口了24輛和27輛車。第一個出口的國家十分蘭,後來又進入丹麥、古巴、荷蘭、巴基斯坦、敘利亞、埃及、摩洛哥和阿根廷。 1955年Volvo轎車開始出口美國,與強大的美國轎車品牌相抗衡,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大膽的冒險行為,也不怪當時有些瑞典人感歎到:“這無異於在北極出售電冰箱”。話雖這麼說,PV444型轎車卻在美國引起了轟動,美國很快發展成為Volvo轎車的最大市場。

無限

無限是日產公司的一個豪華轎車分部。其產品主要是銷往美國市場的,150家代理商遍布美國各州。其車型品種首推新式的I30,這是一款以馬克西瑪為基礎的前輪驅動轎車,更高一級車型是完全獨立的Q45,還有一款全輪驅動的越野車QX4都很受消費者的喜愛。

現代

現代汽車公司是韓國最大的汽車企業,世界20家最大汽車公司之一。創立於1967年,創始人鄭周永。公司總部在韓國漢城,汽車年產量100萬輛,主要產品有小馬牌、超小馬牌、斯拉塔牌小客車及載貨車。
  目前現代汽車公司已發展成為現代集團,其經營范圍由汽車擴展到建築、造船和機械等領域。
  現代汽車公司的發展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67一1970年的創業期。它和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合作,引進福特技術生產“哥蒂拉”牌小汽車,並在1970年建成年產2.6萬輛生產能力的蔚山廠。
  第二階段是1970一1975 年的消化吸收期。這段時間,現代公司花巨額資金,在公司內進行消化吸收福特技術。1974年投資l億美元建設年產5. 6萬輛的新廠,1975年,該廠建成,小汽車國產化率達到100%。
  第三階段是1975年以後開始走向世界。1976 年,自己設計生產的福尼牌小轎車下線,現代公司走向成熟。80年代,現代公司壟斷了韓國市場,和豐田公司分手,與三菱公司結盟,生產小馬牌汽車。1983 年小馬牌汽車銷往加拿大而大為走紅,1985年就賣出7.9萬輛。1986年,現代公司的超小馬汽車投入美國市場,當年即售出16萬輛,創下汽車業銷售奇跡,從而奠定了現代汽車公司的國際地位。

  • 關鍵字 : 汽車, 美國, 歐寶, 亞當, 龍汽車公司, 企業, 發展, 生產, 汽車企業, 工廠, 名為, 開發, 轟動, 英國, 瑞典, 無限, 正式成立, 摩根Plus, 強大, 公司
0 0
2009-03-08T07:41:20+0000

慕之秋 :

雪佛蘭

雪佛蘭汽車是美國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一提起它,就像提到 NBA、好萊塢一樣這些與美國息息相關的名字。從1909年發展至今,它走過了將近100年的歷程,它具有令人驕傲的歷史和傳統,這種歷史和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1909年,通用汽車公司(GM)的創始人威廉姆 .杜蘭特(William Durant)先生邀請聲譽卓著的瑞士賽車手兼工程師路易斯。雪佛蘭(Louis Chevrolet)幫助他設計一款面向 大眾的汽車。而當時的通用汽車公司還只不過是一個新建立的小企業,距離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還有幾十年。 “雪佛蘭”的名稱便取自這位瑞士賽手三兄弟之姓,即路易斯·雪佛蘭(老大)、亞瑟·雪佛蘭(老二)、蓋斯頓·雪佛蘭(老三)。而它的圖形商標是抽象化了的蝴蝶領結,象征雪佛蘭車的大方、氣派和風度。

1911年11月3日,雪佛蘭汽車公司誕生了。第一輛雪佛蘭汽車——Classic Six——於1912年在底特律面市。這是一款具備諸多標准配置的五乘員旅行小轎車。它甚至還專門配備了一個工具箱。其缺點在於價位過高,即2,15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不小數目,只有富翁們才買得起。盡管如此,雪佛蘭公司在1912年仍售出了2,999輛Classic Six汽車。

1914年,雪佛蘭公司推出第一款四缸汽車--雪佛蘭Fours,並迅速在美國駕車族中流行。而定價490美元的'490'小轎車更成功幫助雪佛蘭公司將 1917年的汽車銷售量提高到19萬輛。從此以後,雪佛蘭公司一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並且很快就在美國四座城市建立了工廠,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零售商體系。1918年,在被通用汽車公司(GM)並購後的第一年雪佛蘭汽車的銷售量就超過了所有其他GM品牌的汽車,並在20世紀的多數時間內保持了這樣的優勢。

1918年,雪佛蘭公司開始制造卡車,第一個產品是在490汽車平台上設計的一款輕型卡車。

到1920年,雪佛蘭公司銷售量達到150,000輛,占到GM銷售總理的39%。在20年代中,雪佛蘭公司在若干概念方面走在了前面。例如,可允許用戶選擇車體類型,每年改變一次車型,並在常規黑色基礎上增加其他顏色。實際上,黑色最終被棄用,而藍色和綠色成為主流顏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依靠這些堅固耐用的汽車,並引發了美國卡車生產的一個高潮。

1927年,雪佛蘭公司終於在銷售量上超過了其競爭對手福特公司。一年後,雪佛蘭公司銷售量首次超過100萬輛。

1934年,雪佛蘭公司成為率先推出獨立前懸掛系統的汽車制造商,該系統可極大地改進行駛和操縱性能,並可極大地降低輪胎磨損。因為當時的道路大多仍崎嶇不平,所以消費者非常喜歡這種新技術。同時在30年代推出了具備創新技術的Suburban Carryall車型,該款汽車就是今天的全尺寸SUV汽車的前身。到30年代未期,雪佛蘭公司已經做到“每天每隔40秒種就會有人購買一台雪佛蘭汽車。 ”

1941年,雪佛蘭公司再創記錄,其制造出160萬輛小轎車和卡車。但是,隨著美國逐步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雪佛蘭公司就把工廠全部投入制造和供應戰備物資,為歐洲和太平洋戰區的盟軍提供支持。

1945年戰爭結束之後,雪佛蘭公司重新開始制造民用小轎車和卡車。1949年,第一輛全新設計的“戰後”雪佛蘭汽車以兩款決然不同的風格,動感更強的瘦長型Fleetline “Fastback”和Styleline “Bustleback”下線。

在 1950年代期間,美國人對歐洲跑車型小轎車越來越著迷。而雪佛蘭公司也適時地推出了滿足這一需求的產品_巡洋艦(Corvette)汽車。自從該設計概念於1953年亮相以後,雪佛蘭公司就收到了消費者的無數請求,希望能盡快生產此款汽車。Corvette汽車由此誕生,並且成為率先采用玻璃鋼車體的批量生產小轎車。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個不尋常的標志。

1950年面市的Powerglide是第一台低成本自動變速汽車。盡管很多人,乃至一些媒體對此提出了質疑,但是自動變速汽車很快就在消費者中流行開來。1954年,雪佛蘭公司率先推出肋力制動器、車座和車窗等技術。卡車銷售量在50年代也持續穩定地增加。1956年推出的Cameo Carrier成為美國第一種平滑側面小卡車。它也是同類產品中第一部采用較大底盤和舒適車廂,能同時滿足商業和個人用途的小卡車。

在 60年代期間,雪佛蘭汽車注重性能和動力,多數雪佛蘭汽車均裝備功率強大的V8發動機。雪佛蘭汽車能滿足美國人多種多樣的駕駛品味,進而成為60年代銷售量最高的品牌。

1969年,雪佛蘭公司在美國市場推出四輪驅動開拓者多用途運動汽車。這是一款獨一無二的卡車——與其他競爭產品相比,車體更大,內部空間更寬闊,動力更強勁。它是SUV領域的龍頭產品,並開創了市場對於四輪驅動汽車的新需求。它既是一款“運動小卡車“,又是四輪驅動越野車。購買者可選擇在開拓者汽車上配備軟車頂或硬車頂。

在 1970年代早期,美國人對小轎車的態度產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比20世紀任何其他年代都更顯著。70年代的美國消費者需要的是車身更小、耗油更少、每加侖汽油行駛裡程比此前的車型更長。雪佛蘭公司推出了若干種領導時代潮流的小型小轎車,如Vcga、Chevette以及雪佛蘭公司所制造的第一款前輪驅動小轎車——袖珍型Citation。

1972年,雪佛蘭公司開始制造小型卡車,並推出第一款小型小卡車,即“輕型箱式汽車”或SUV。這些汽車是從通用汽車未來的伙伴五十鈴公司進口的。至此,雪佛蘭公司擁有了一系列能滿足各種個人用途和商業需求的卡車產品。

從8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汽車制造商受到每英裡耗油量更低工的進口汽車的沖擊和挑戰。雪佛蘭公司對此做出了響應,並相繼推出雪佛蘭騎士等新款小轎車,進而滿足和超過了購買外國小轎車的消費者的期望。

80年代,雪佛蘭公司針對卡車產品進行了重大的改進,並於1982年推出了S-10皮卡。該款小卡車包括與進口汽車相同的功能和裝備,以及諸多新增功能和裝備,如可選裝的V6發動機、小卡車底盤雙層結構、和更強大的牽引力。1983年推出兼備四輪驅動卡車的耐久性和卡車的舒適性的S-10開拓者,並迅速成為美國銷量最大的SUV汽車。

當雪佛蘭昂首進入 1990年代時,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突然之間,更大並不一定就更好這一概念迅速普及,“綠色”這個名詞開始影響市場走向。通用汽車迅速做出反應,並開始制造一系列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小轎車和卡車。雪佛蘭公司除繼續制造在速度和耐久性方面創造了一項世界記錄的Corvette外,全新 Caprice和常規Malibu系列小轎車也被推出。

1991年,雪佛蘭公司繼續對現有車型進行改進,並不斷推出Venture小面包車(上海通用汽車別克GL8的原型)、Tahoe和重新設計的開拓者等新的車型。開拓者、Tahoe和Silverado均榮獲《汽車趨勢》(Motor Trend)雜志的“年度最佳卡車”大獎。在整個90年代期間,雪佛蘭公司保持了開發創新卡車技術的領先地位,並在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如率先推出效率更高和更加經濟的Vortec發動機。

90年代末期,雪佛蘭公司憑借其全新的Avalanche,雪佛蘭Traverse和SSR概念,以及結合了小轎車和卡車之最佳特點的混合型汽車,而將其在美國汽車技術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保持到今天。

一直到現在,經過近一百年的漫長歷程,雪佛蘭汽車已經成為美國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它所傳達的宗旨 ——創新、承諾、質量和價值,不僅經受住了考驗,而且還要代代相傳下去。

雪鐵龍

特立獨行的液壓魔術師----雪鐵龍Citroen 1919年的巴黎Chapal河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一處廢棄的炮彈制造基地上,四十一歲的安德雷?雪鐵龍(Andre Citroen),秉持著“大量生產價廉物美的汽車”理念,創立了雪鐵龍車廠。
創始人安德列.雪鐵龍被形容為一個天才。在他親自督戰的1919—1935年,技術革新被認定是公司發展起步階段的助推器,此時的雪鐵龍被籠罩著諸多光環。

1919年,參照美國福特汽車公司T型車的成功經驗,雪鐵龍公司生產出第一輛歐洲批量生產的A型汽車,這不僅是歐洲第一輛大量生產的平價國民車,同時也是法國首輛左邊駕駛的汽車。
雪鐵龍第一部車~Type A:配置1327cc、四缸引擎的Model A,使用三檔變速箱,在2100轉時,可輸出十八匹馬力。極速65公裡,十分省油――7.5公升汽油,可跑一百公裡。從1919年5月推出,至1931年 12月停產,共有兩萬四千零九十三輛Type A,穿梭在法國各地,為雪鐵龍“價廉物美”的經營理念作見證。

1923年,雪鐵龍平均日產達100輛。

1924年,成功的開發出歐洲第一部大量生產“全鋼”車身的B12型車,打破了木制結構的固有路數;

1932年完成以塑料連接引擎和底盤。

1934年,雪鐵龍生產出法國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Tracsion Avant,並成為法國最早采用流水線生產的公司,開始批量生產前輪驅動汽車——而這一技術對於美、日汽車而言,幾乎是在上世紀90年代才運用到生產上。

然而輝煌似乎來得過於倉促而短暫。

1934年,雪鐵龍公司遭遇始料不及的衰敗。

1935年,雪鐵龍先生離世。

1935—1974年,是被雪鐵龍人低調處理的歷史。歸屬米其林的40年,雖然很快擺脫了頹勢,但失去了張揚的廣告與誘人的色彩,屬於雪鐵龍曾經的榮耀不再。1948年誕生的2CV和1955年的DS液壓懸掛是這個時期值得記取的驕傲。

1948 年,雪鐵龍2CV在巴黎的汽車制造廠推出時,曾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嘲笑,在這之前和之後沒有任何一種車經歷過這種痛苦。生產這種車是要與甲殼蟲——“老百姓的汽車”競爭的,當皮埃爾博蘭格爾(Pierre Boulanger 1886—1950年) 1939年開始為農業市場設計一款汽車時,他只面對簡單的需求。2CV必須能夠帶一個人,這個人戴著一個大禮帽,和一籃子裝得滿滿的雞蛋,在穿過一片地時不能打翻其易碎的貨物。沒有什麼夢想的余地,它必須提供良好的頭部活動空間、懸掛系統出色,還要舒適,而且這個真正的小汽車從制造到維護應該不貴。這款簡單的、幾何外形的汽車采用了最節省的材料,並易於組裝,因為當時正好處在戰爭剛剛結束、原材料十分缺乏的時候。輕質的吊床式座椅可以挪開以提供更多的空間放東西,可收縮的帆布車頂使得汽車可以裝載長的或大型物件。盡管遭到了許多的誹謗和侮辱,這種2CV車仍舊風靡一時。從1948年到1990年,共制造了 500萬輛。雪鐵龍的2CV被譽為“四個輪子一把傘”,與大眾“甲殼蟲”、英國的“迷你”,並稱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微型車。

1955 年巴黎車展上,雪鐵龍在參展的DS 19車款配置最引以自豪的寶貝──四輪液壓氣動式懸吊系統及車身高度調整系統;再次博得贊歎與喝采。這種使用Hydro(液壓油)與氮氣的組合,代替彈簧的動作,可自動調節避震筒液壓油量,不論車子負重多少,均能保持一定的高度,而獲致舒適的駕乘效果。

液壓氣動懸吊系統兼顧行車安全與乘坐舒適的特點,使得在世界車壇地位尊崇的英國勞斯萊斯公司於1982年向雪鐵龍購得此項專利,配置在勞斯萊斯車系上,將法國式的柔美浪漫韻律,融入英國式的嚴肅典雅,造就另一種行止的情境。

優美的曲線和亮麗的塗裝,加上車體每個部分都可以輕易拆換的先進設計,以及液壓輔助的轉向、煞車、變速系統,甚至前燈的照射角度,也以液壓控制調整,使得DS 19型車轟動全球,成為日後其它車廠造車的模板,並獲得產銷一百四十五萬五千七百四十六輛的佳績。
與 DS車系媲美的另一款尖端科技結晶的新車SM,於1970年3月發表,除了采用瑪莎拉蒂知名的高性能V6引擎外,雪鐵龍將多項世界性的專利絕技──齒棒小齒輪轉向系統、中央控制連通式煞車系統、碟式煞車、動力方向盤及自動回正裝置等與液壓氣動系統整合,制造成當時法國第一輛高性能豪華轎跑車,在電子科技尚未在汽車界登陸的當時,SM車系確是睥睨世界車壇的勁車。 1970年首次在巴黎車展露面的GS 車系,以六盞頭燈及斜背式的搶眼造型,再次將雪鐵龍的造車工藝,提升至另一個顛峰。當時的GS車系采用1015cc氣冷式水平對臥四缸引擎,帶動的卻是 1500cc級880公斤的車身,但是在雪鐵龍獨到的設計下,這輛1000cc級的轎車,竟能發揮149公裡的極速,令人感佩。雪鐵龍凝聚在GS車系上的“風阻特性與居住性並存”深厚功力,迄今仍是世界各車廠追求的理想,而這種汽車設計工程上的“瓶頸”,雪鐵龍早在21年前就突破了“任督”二脈,而現今許多知名車廠的暢銷車種,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GS的設計理念的反射,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一波波經營危機的沖擊下,雪鐵龍終於在1975年加入標致集團(PSA),次年並由標致控制89.95%的股權,但雪鐵龍特立獨行的風格,卻獲得相應的尊重,爾後問市的CX、BX、XM、乃至於今年勇奪巴黎──達卡拉力賽冠軍的ZX,都承襲並將雪鐵龍的傳統發揚光大。

有這麼一則傳說,在國際車壇間流傳:通常車廠測試新車的風阻系數,多以油泥模型在風洞中測試,而雪鐵龍則以巨型冰塊雕成不同的汽車原型,任其在風洞中接受強風的考驗,而以溶化最慢的車型,做為生產的款式,如此原始又前衛的理念,將法國人浪漫與特有的幽默感展現無疑,雪鐵龍的特立獨行也可見一斑。

從巴黎Chapal河畔起,雪鐵龍迄今擁有3處車廠,5萬多位員工,全世界一萬零五百個賣點(其中五千個在法國本土),1990年生產八十一萬二千五百輛汽車(平均每天8200輛),有15個生產中心分布在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並與飛雅特、南斯拉夫、英國勞斯萊斯、摩洛哥及日本的汽車業界有技術合作關系,是PSA集團的重要成員。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英國汽車工業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孤獨的幸存者;德國的大眾、奔馳與寶馬也在與日美汽車的苦搏中起起落落;標致—雪鐵龍的名字則是法國汽車失而復得的輝煌。

捷豹
一個沉沉浮浮充滿傳奇的故事,一段輝煌的歷史以及眾多經典車型,這就是捷豹70年來所呈現給我們的。

捷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崴廉·昂斯爵士是一名卓有遠見的企業家。他於1935年開始獨資擁有生產摩托車和汽車的'SS'汽車公司,當時只有兩名工程師。二年後該公司收購了一間名叫陽光的汽車公司,當時裡昂斯十分希望能將汽車取名為日光牌,因為日光汽車曾在世界賽車場上奪過冠軍,“日光”巳成為一些人心目中勝利的標志。可惜公司內部出現了問題,股東意見不統一,最後被迫放棄了使用日光作為該公司產品的名字。裡昂斯揀選了一個在多種語言都發得清脆響亮,又十分有形象意義的名字—“捷豹”,又稱積架(JAGUAR),一直沿用至今。

故事還要從1922年講起,有一位名為威廉.裡昂斯(William Lyons)的摩托車發燒友在21歲生日那天遇上了一位30歲的機械師威廉.威斯利(William Walmsley),他們一見如故並決心共同干一番事業。於是在1922年9月4日,他們創立一間名叫燕子(Swallow)的汽車配件公司(這個工廠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宣告停產)。

1926年,裡昂斯從著名的奧斯汀7型車中得到靈感,開始進行汽車改裝。他保留奧斯汀7的底盤但換上自行設計的車身,結果銷量出人意料的好,汽車和配件的銷量直線上升。公司為了發展,於是決定轉往英國汽車工業的心髒地帶——考文垂。

公司異址以後,裡昂斯開始不甘於只是改裝人家的汽車,他的創作欲念驅使他自行制造底盤和發動機。1931年7月公司大事宣傳SS型號汽車,裡昂斯顯然投入了所有心血在此車上。同年倫敦車展上,他同時展出了SS-1和SS-2。1934年的冬天,裡昂斯重組車廠,專心負責制造汽車,他的公司名字改成了SS並且上市。

1934 年的冬天,裡昂斯請來龍了工程師哈利.威斯利克(Harry Weslake),他被認為英國30年代最優秀的工程大師。1935年,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人出現了,他就是威廉.哈尼斯(William Heynes)。裡昂斯讓哈尼斯作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同親友在這一年,裡昂斯把SS汽車公司更名為捷豹(Jaguar),全力進行汽車制作。在國內,也有些人把Jaguar稱作美洲虎。

在兩個新工程師加盟的一年後,裡昂斯買下了老沒合伙人威斯利的股份,從而成為公司唯一的領導者。捷豹最初的產品包括超豪華車Limousine、敞篷車和跑車。發動機方面捷豹又1.5升、2.5升和 3.5升排量選擇。捷豹在戰前最有名的一款車是3.5升排量的SS100。

這款車的極限速度可以達到160公裡/小時,0-96公裡/小時加速只要10.5秒,而它的發動機壓縮比達到了7.5:1,在那個年代這些數值意味著為了性能表現不惜一切。在法國馬恩和南特、英國維拉的GP比賽中,SS100稱雄一時。同時它還在阿爾卑斯、蒙特卡洛和RAC拉力賽有過不錯的表現。

凱迪拉克

通用汽車公司卡迪拉克事業部前身是1899年創立的底特律汽車公司,1902年改名為卡迪拉克。它是以1701年建立底特律城的一個法國探險者安東尼· 門斯·凱迪拉克(Le Sieur Antoine de la Nothe Cadillac)的名字命名的。卡迪拉克早期由亨利·M·雷蘭控制,他是雷蘭·福爾各勒股份公司的經理,生產汽車的精密零配件。與曾在雷蘭公司工作過的亨利·福特不同,雷蘭對“大眾型車”不感興趣。雷蘭和他的公司致力於制造最好的汽車,盡管在1906年他們的產量創下了4307輛的紀錄,卡迪拉克的管理層仍拒絕了繼續提高產量的誘惑,全力投人生產高質量汽車。這使它失去最大汽車制造商的位置,但取得了許多技術上的成就,成為領先的高級車制造商之一。

從凱迪拉克商標注冊到今天90年的歷史中,凱迪拉克轎車為無數政界,文藝界及企業巨頭所乘坐,在這些車中,弗利特伍德被視為至尊,多用做禮儀用車,它代表著通用公司豪華轎車的最高品質和形象。凱迪拉克從來都是美國最豪華汽車的標志。人們對凱迪拉克印象最深的,也許要算凱迪拉克選用的盾形徽章了。這個徽章標志復雜而精致,象征著凱迪拉克在汽車行業中的領導地位,而這個標志也曾是凱迪拉克家族的皇室貴族象征,表現了底特律創始人的勇氣和榮譽,凱迪拉克汽車公司也為能采用這樣一個含義深刻的標志而感到驕傲。

克萊斯勒

如果你有幸在1924年車展期間住進紐約的卡摩多大酒店,你將有機會親眼目睹克萊斯勒six閃亮登場的盛況。這是一款馬力強勁、價格便宜的大眾型轎車,它裝在水箱蓋上醒目的銀色飛翔標志和刻在水箱罩上的金色克萊斯勒印章,標志著汽車工程與汽車設計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克萊斯勒(Walter P.Chrysler)1875年4月2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W.P.克萊斯勒年輕時,在堪薩斯州伊裡斯鎮從事過一系列的職業,其中包括為當地雜貨商當童僕。他喜歡動手工作,勝過喜歡讀書。他的父親是堪薩斯州太平洋鐵路(後來的美國聯邦太平洋鐵路)的一名火車機車工程師,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對機械的興趣。離開學校之後,克萊斯勒成為美國聯邦太平洋鐵路在伊裡斯的一名機械工人的學徒。此時,他17歲,每小時只能掙5美分。18歲時,他設計了一輛小型的蒸汽機車,該機車具有依靠自己的動力進行操作的完整的氣動式制動器。該機車在裝配起來之後,曾經成功地在克萊斯勒自己建造的八分之一英裡長的鐵路軌道上運行。

克萊斯勒憑借他的機械天才,迅速地得到晉升。他相繼成為工長、總工長和科羅拉多南方鐵路(Colorado & Southern Railroad)的特立尼達(Trinidad)機務段的主技師。由於同時具有機械的和管理的才能,使他的工作得心應手。

33 歲時,克萊斯勒成了芝加哥大西方鐵路(Chicago Great West-ern Railroad)的一萬名雇員的負責人,他是曾經獲得該職位的最年輕的領導人。但是,克萊斯勒仍然沒有停止進取。他深信,將來的運輸應該是單體的和分散的。克萊斯勒認為,同發展中的汽車工業相比,鐵路工業不再擁有增長的潛力。

斯柯達

斯柯達汽車的標志保留了原商標中帶翅膀的飛箭。這一飛箭象征著該公司無限的創造性,表達了要實現最高目標的強烈願望,體現出對工作認真負責和一絲不苟,外圍的圓環加寬了,上部增加了“Skoda”,下面增加了“Auto”。標志的底色為綠色,象征著希望,體現出重視保護環境的強烈意識,也象征著企業的無限生命力,喻示這家百年老廠將煥發青春。

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汽車公司(Rolls—Royce)是以一個“貴族化”的汽車公司享譽全球的。勞斯萊斯汽車公司年產量只有幾千輛,連世界大汽車公司產量的零頭都不夠。但從另一角度看,卻物以稀為貴。勞斯萊斯轎車之所以成為顯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是因為該公司要審查轎車的購買者的身份及背景條件。
勞斯萊斯汽車的標志圖案采用兩個“R”重疊在一起,象征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體現了兩人融洽及和諧的關系。
勞斯萊斯的標志除了雙R之外,還有著名的飛人標志。這個標志的創意取自巴黎盧浮宮藝術品走廊的一尊有兩千年歷史的勝利女神雕像,她莊重高貴的身姿是藝術家們產生激情的源泉。當汽車藝術品大師查爾斯·塞克斯應邀為勞斯萊斯汽車公司設計標志時,深深印在他腦海中的女神像立刻使他產生創作靈感。於是一個兩臂後伸,身帶披紗的女神像飄然而至。

雷克薩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雷克薩斯(凌志)汽車是豐田汽車公司於80年代推出的豪華轎車系列。自1989年LEXUS 雷克薩斯推出汽車市場以來,一直在為創造精致風格獨特的汽車而努力奮斗。當然,嚴謹要求的背後,需要有高度的創意、超群的技術和穩定可靠的性能作為後盾。這些素質已經成為LEXUS雷克薩斯的運作准則。提供最完美的駕乘體驗的理念是雷克薩斯在全球取得成功的關鍵。

雷諾

保守的英國人發明了蒸汽機,從此,人們開始習慣了“輪子”上的生活;嚴謹的德國人發明了汽車,從此,人類的足跡可以踏上了世界上更多的角落;浪漫的法國人給汽車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浪漫色彩,從此,汽車與浪漫有了一份不解之緣,雷諾汽車作為法國汽車的代表,它演繹了百余年的歷史。

1898 年12月24日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陡峭的勒比克大街上,寒風中,順著一群旁觀者懷疑的目光望去,一輛模樣怪異的名叫“微型車”的新車爬行在大街上,駛入了我們的視線,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輛雷諾汽車。正是這一天,揭開了汽車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也正是這一天,雷諾已做好充分的准備,以同樣的熾熱和活力,加入到了汽車制造業的行列中,在此後的一個世紀裡,雷諾以超凡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及豐富的發展史而引人矚目。

1899年,路易和他的兩個兄弟:馬賽爾和費爾南德一起成立了“雷諾兄弟公司”。

作為雷諾公司創始人路易.雷諾,在1898年至1944年長時間裡一直是雷諾公司的惟一領導者。位於比昂古的工廠則是他畢生的心血,也是他生活中唯一的愛好。憑借兄弟的資金援助和他本人對機械的天賦,路易.雷諾開始了他的汽車生涯。他發明了直接傳動系統,也就是這個傳動系統,使他的第一輛造型欠佳但性能良好的汽車爬上了傾斜度達13度的勒比克大街。他們也因此而收到了第一批12輛車的訂貨。接著,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制造商都采用了這一系統。他還注冊了其它專利,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渦輪增壓器。

雷諾兄弟倆路易和馬賽爾還是一對賽車迷,當時他們幾乎贏得了所有的“城市到城市”拉力賽:巴黎-波爾多,巴黎-奧斯坦德(比利時西北部港口),巴黎-柏林以及巴黎-維也納。通過參與汽車比賽,雷諾贏得了第一批客戶。兄弟倆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也促進了公司發展。這使公司從手工作坊一躍成為工業化生產基地。公司急速膨脹,以至於塞納河邊的生產車間都不得不擴建。到了1902年,車間占地7500平方米。同年生產出了第一台擁有24馬力的雷諾引擎。

1903年,悲劇發生了,31歲的馬賽爾在巴黎-馬德裡的比賽中不幸因車禍喪生。這對路易是個沉重的打擊,他失去了一個親人和事業上忠實的支持者。

路易因此而放棄了賽車,並讓費爾南德開始全身心的開拓雷諾汽車的海外市場,最終確立了雷諾在全世界的銷售網絡。在一戰前夕,路易.雷諾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工廠生產的大部分產品供出口。企業在紐約和東京設立了代表處,還在俄羅斯建立了兩家工廠。

1905年,公司拿到了一份250輛出租車的訂單,這成為了整個公司的歷史轉折點。出租車的推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兩年以後,無論是在倫敦還是在巴黎,幾乎所有的出租車都是雷諾的,甚至還出口到了紐約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1909 年,費爾南德也因病去世了,他把自己所有的股份都轉讓給了路易,公司也更名為“路易雷諾汽車公司”。孤獨的路易此後依然激情四溢的繼續投入到他的事業中來,他不甘心只在汽車制造業發展,因此他以和當時生產汽車的同樣的熱情投入到了航空制造業當中來,他生產的飛機引擎一遍又一遍的刷新紀錄。

明顯還處在混亂中的生產車間擴大到了13600平方米。1913年,被認為是能帶來生產能力增加的泰勒主義生產方式未能被工人們所認可。到了一戰前夕,工廠裡的工人們都應征入伍,他們的妻子取代了他們的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雷諾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兵工廠。它生產的產品無所不包:從炮彈到擔架,從著名的FT17坦克到上千個航空飛機引擎。FT17坦克在戰爭中對同盟國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它甚至還制造飛機。

1919 年,雷諾成為法國當時最大的私營企業。戰爭沖突,經濟危機,還有大西洋彼岸急速增長的競爭對手,使企業從中學到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為確保產品質量和貨源的純正,並保證最低的制造成本,企業自己生產所需的每個配件:從鋼材到輪胎。與它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雪鐵龍相反,雷諾產品系列十分豐富,以擴大利潤。為保持獨立,企業自籌資金。雷諾實施多產品的開放政策,生產符合不同顧客需求的汽車:從基本型到豪華型,從小功率到大功率,從價格低廉到政府用車。同時,雷諾還開發其它業務:生產卡車、全系列商用車、拖拉機、有軌機動車、以及飛機。

二戰爆發前,企業已在法國、比利時和英國擁有多家工廠。但整個企業的基石依然是比昂古工廠。在法國,它成為資本主義的象征,也是法國工人運動沖擊的首要目標。法國被德國占領期間,路易.雷諾保持了企業的正常運行,履行了德軍訂單。因此,比昂古工廠成為1942年英軍轟炸的第一個目標。

二戰結束後,雷諾重建工廠,工廠恢復生產。路易.雷諾則被關進監獄,1944年10月24日,這位法國的第一代汽車元老逝世。1945年,戴高樂將軍頒布法令,沒收了路易.雷諾的所有資產,並將企業收歸國有。

雷諾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雷諾的新老板皮埃爾.樂佛社上任後,立即表明面對政府,企業將保持獨立、擴大生產的態度。企業開始大批量生產著名的4CV,一款在戰爭年代適合所有人使用的小型轎車。

4CV巨大的商業成功,使企業重返發展軌道。DAUPHINE的推出則進一步鞏固了企業的良性發展。正待雷諾向前發展時皮埃爾.樂佛社不幸於1955年死於一起交通事故。

在以後的20年間,皮埃爾.德雷福斯成為雷諾掌舵人,直至1975在,他投入了全部精力向眾人證明:國營企業與私有企業擁有同樣的競爭力,並能獲得同樣的成功,通過與工會對話,德雷福斯說服了那些不安的工人,並制訂了一整套與工會建立互相信任的措施,如1962年出台了第三周帶薪假期政策,接著又出台了第四局帶薪假期政策。雷諾國營公司成為工會的堡壘和工業關系的窗口。

德雷福斯將公司哲學建立在兩個關鍵點上:戰略規劃與出口,法國需要外匯。雷諾國營公司盡大為國家做貢獻,1955年。雷諾出口量占總產量的25%,接著,這個比例提高到50%。1975年,在雷諾年銷量增至150萬輛,其中55%用於出口,雷諾不僅以3O%的市場占有率成為法國第一大企業。而且是法國十大出口商之一,企業資產增加了5倍。

如此顯赫的業績歸功於雷諾國營公司不屈不撓的企業精神和深厚的人力資源,但是,發展道路並非一風順。首先,60年代初,德雷福斯決定進軍美國市場。盡管 DAUPHINE投放初期,銷售紅火,但是市場很快嚴重收縮。雷諾不得不解雇了1500名員工,並結束了美國的冒險經歷。不久,1968年的5月風暴爆發,雷諾作為工人運動堡壘的名聲更加響亮。

自從雷諾在美國市場失敗後,德雷福斯將重點轉移到歐洲市場,他發展了合作伙伴(尤其與標致和沃爾沃在發動機方面開展合作)、金融機構、銷售網絡和新的生產基地,同時在法國本土拓展生產能力。當時,雷諾優先發展小型轎車,最暢銷的兩款車型是雷諾4和雷諾5。它們被寫進汽車發展史,當之無愧。

雷諾16完全推翻傳統的設計理念:采用掀背式後門和模塊化後排座椅設計,標志著雷諾“理想生活用車”時代的到來。當年雷諾16獲得了歐洲第一個“年度車型”(“Car of the Year”)稱號。雷諾堅定地走在創新的道路上。

80 年代初,雷諾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產量超過200萬輛。但是,產品的快速更新、雄心勃勃的項目,以及強大的企業文化,都無法使雷諾避免工業危機。與其它廠商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成功組建雷諾重型車部,企業加快國際化發展,它強化了與沃爾沃的合作。通過與美國汽車公司和馬克公司簽訂協議,雷諾重返美國市場。

雷語同時又把不斷創新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繼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取得勝利後,雷諾進軍汽車運動的巔峰F1賽車。雷諾因發明渦輪發動機,使F1賽車運動發生了一場革命,兩年後,雷諾在F1運動中取得了最初的勝利。

但是,烏雲立即驅散了這些年短暫的興奮,快速擴張政策導致成本飛漲和人員配置過多,從而使企業陷入嚴重虧損。1984年,危機十分嚴重,產量急劇下滑,降至30萬輛,虧損高達125億法郎。

喬治.貝斯繼任雷諾集團總裁後,立即制定了嚴格的重振計劃:兩年內裁員21000人,放棄眾多與雷諾核心業務無關的業務,特別是退出F1賽場。但是,重振計劃並未犧牲產品更新的進程,相反,它被視為企業未來的重要戰略。因此,雷諾相繼成功地推出了高檔轎車雷諾25及與馬特拉合作生產的ESPACE。作為單廂車的鼻祖,ESPACE的設計理念紛紛被雷諾的競爭廠家模仿。便快,雷諾從危機中擺脫出來。

1986 年11月17日,喬治.貝斯在巴黎被暗殺。雷蒙.勒維上任,繼續推行重振計劃。他視歐洲為雷諾主要基地,將美國汽車公司出售給克萊斯勒。他還關閉了比昂古工廠,最重要的是,他在雷諾內部掀起了一場革命,即實施“全面質量管理”,使企業起死回生。雷諾19的上市是雷諾重視質量的象征。接著,小車CLIO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功。而雷諾19則使企業增添了另一個象征性的勝利;雷諾成為德國市場的第一大進口品牌。

1987 年,企業在幾乎瀕臨毀滅的三年後,重新盈利,利潤達37億法郎。從那一年至今,除1996年稍有虧損外,雷諾一直保持贏利。同時,全球經濟進入動蕩時期,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接管和合並。本著兩家能從聯合中受益的想法,雷諾和沃爾沃於1990年2月23宣布,進一步密切合作並在不久後合並。1992年5 月,路易.施偉澤成為雷諾第八任總裁。他為雷諾私營化做著准備工作。

1993年6月,雷諾和沃爾沃簽訂合並協議,但是,瑞士股東和法國政治問題導致了合並計劃最後夭折。一年後,法國政府允許向公眾開放部分雷諾股份,其實這是雷諾再度向私營化邁出的第一步。

1996年7月,雷諾真正成為私營企業。從此,雷諾結束了“民族產物”的時代。一個全新的雷諾,一個並未因與沃爾沃合並失敗而受損的雷諾,開始奔向充滿光明的未來。在產品方面,雷諾推出了全新MEGANE系列:一個共用底盤,六個風格迥異的車型。

1996年,介於ESPACE和TWINGO之間的全新風景上市,標志著雷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完整單廂車系列的廠家。

路易.施偉澤為雷諾打開了新的視野。作為一個私營企業,雷諾制定了持續贏利的戰略發展方針,目標是在2010年產量增長兩倍。1999年簽訂的雷諾日產聯盟,進一步推進了雷諾的發展戰略。新聯盟產量達480萬輛,贏得了全球規模。控股達契亞和三星汽車公司,則強化了雷諾的國際化發展。

2002 年,雷諾以11.3%的市場份額。連續第5年保持了西歐第一品牌地位。這也是雷諾推出新車型的重要一年。Ve Sails、Espac”IV和Meganell一投放市場,就獲得良好反響。於2002年8月推出的Meganell,迅速成為同級車的典范,贏得 2003年最佳轎車榮譽稱號。這也是對雷諾的嘉獎。2002年,雷諾首次以100%的雷諾車隊參加F1的角逐,就取得了令人尊敬的車隊第四名。多年來,雷諾視安全為其戰略中心。並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

2003年歐洲新車評估組織——一個獨立的汽車評估機構,授予雷諾EspaceIV最高五星安全評價(EURO NCAP歷史上的最高分)。在前些年,雷諾Megane 11、Vel Satis和Lagunall也都取得了五星,所以,雷諾提供汽車行業中最安全車系。

隨著雷諾悠久的歷史發展,雷諾步入了一個新時代,它用自己的實力備戰著新世紀的挑戰,位於比昂古的雷諾技術中心是雷諾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一個例證。自1998年底全面投入使用以來,技術中心已成為明天雷諾的設計和發展中心。

一輛微型車攀行在蒙馬特高地陡峭的勒比克大街,它默默地向上攀行著,那一段歷經百年而癡心不改的攀行,那是一段穿越時空的攀行。歲月流轉,彈指一揮間,雷諾與浪漫、激情同行。

0 0
2009-03-08T07:54:37+0000

慕之秋 :

羅孚

Rover Mascot(吉祥物)源自世界上最著名的流浪族——維京人的雙關語。而“Rover”這個詞,英語中包含流浪者、航海者的意思。從1902年起,這個標志便放在了一輛輛汽車前正中的位置上。Rover Mascot源自世界上最著名的流浪族——維京人的雙關語。而“Rover”這個詞,英語中包含流浪者、航海者的意思。20世紀20年代,戴頭盔的維京人形象和三角形徽章吸引了一代喜愛Rover車的年輕人。後來,Rover標志中站立的維京人逐漸讓位於他的頭像,不過他仍然帶著頭盔。准確而符合邏輯地說,是讓位於維京人大海船的船頭雕像。維京人海船的船首和帆於1929年首次出現在散熱器的標志牌上,它作為吉祥象征貫串於Rover 車的百年歷史。第一次配有維京人頭吉祥物和繪有黑色長船在藍色海洋裡乘風破浪航行的彩繪標志,出現在1930年的一批2L排量的轎車上。其中的一輛 Light Six帶著這獨特的吉祥物在參加Blue Train車賽時穿越法國。最大的Rover維京人形象吉祥物,出現在1963年的Rover 2000型上,它安裝在散熱器格柵的中央。

馬自達

最初馬自達汽車標志圖案中的“m”就是松田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采用英文拼音“mazda”為其標志。自馬自達與福特合作之後采用了新的標志,嶄新的設計圖案意味著馬自達要展翅高飛,不斷技術突破,以無窮的創意和真誠的服務,勇闖車壇頂峰,邁向新世紀。

邁巴赫

德國Maybach豪華汽車品牌在沉寂了60年後,在第72屆日內瓦國際車展初次登場。而相應的Maybach轎車在2002秋與眾人見面。Maybach 品牌展示將使人們重新想起其傳奇色彩的汽車及它的年代:連同奔馳的型號,成為當時德國汽車制造商中的絕對經典。精湛的技術,至高的品質,獨特的風格,使得他們成為全世界屬目的焦點。每輛車都按照用戶定制規格進行獨立的制作,引擎及底盤周圍,全為手工打造。旗艦型號為Maybach Zeppelin,采用驚人的V12引擎,全長大約5.5米,在當時,絕對是德國最大的轎車。
具有傳奇色彩的品牌標志由2個交叉的M,圍繞在一個球面三角形裡組成,新的轎車將仍采用這個經典的標志,僅僅不同的是,以前,雙M代表“邁巴赫汽車”,現在,雙M意味著“邁巴赫制造”。


迷你

豐厚的歷史積澱和時尚的造型,使MINI已不僅僅是代步工具,它更像是車輪上的時裝。很少有一輛車能夠歷經四十余年卻愈發讓人喜愛, MINI正是一輛這樣的車,它是汽車的精靈。精簡、飽滿的線條和現代化的設計兼具古典氣息,會讓人產生一種想要把它開回家寵一寵的欲望。
第一部迷你出生在1959年的8月26日,是成立於1952年的英國汽車公司(由奧斯汀和莫裡斯兩家公司合並而成,以下簡稱BMC)的作品。

50年代末,剛剛問世的它就在車壇掀起了陣陣波瀾,處處被諸如“難以置信”和“巫術”等等字眼來形容。他的締造者就是1906年出生於土耳其的英國爵士亞力山大·伊茲高尼。

由於1959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使英國的汽油緊張,BMC決定生產一種比較經濟省油的小型汽車,主設計的任務交給了伊茲高尼。他的設計出發點非常明確:用尺寸最小的汽車輕松搭載4個成人和一些行李物品。

經過幾個月的悉心准備,MINI終於問世了。其玄妙之處一是巧妙地將變速箱與發動機的相對位置安排妥當,合理地利用空間,減少車體尺寸;二是采用小得不能再小的10英寸車輪以及帶橡膠材質的獨立懸掛系統。mini cooper有一張與眾不同的前臉,前部的發動機蓋,圓燈和散熱器格柵設計十分獨特;從最初開始,mini cooper就使用鍍鉻的裝飾件,不僅使整車有了很好的質感,而且線條也體現出簡潔、干淨。後部寬闊陡直的車身配合閃亮的車輪,使整部車簡潔而又動感十足。mini 的開發者、賽車設計師約翰庫柏在第一次駕駛迷你車後說道:'迷你使你的面龐綻放笑容'。的確mini 的橢圓的前臉,加上傾斜的大燈,使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1959年的春天,奧斯汀和莫裡斯公司位於長橋和考利的生產線已經做好了8月投產的准備。新車定位於普通家庭,售價低於500英鎊,當時折合成美金約790元左右。從這時開始,MINI開始了其40多年的風靡旅程。
為了吸引不同的客戶,MINI還衍生出多種不同的車型,種類開發最多的是在1960年到1964年之間,從旅行車、微型客車到皮卡車各種車型應有盡有。特別是1961年款的豪華版本迷你,其獨特的散熱器格柵和加大的行李廂空間形成了獨特迷人的風格。同年,迷你Cooper問世,賽車設計師約翰·庫珀將其演繹得愈加完美,功能更加強大。原先迷你的34馬力848cc發動機被55馬力997cc發動機所取代,並且首次采用了前輪盤式剎車系統。1963年,配備1071cc發動機的CooperS車型推出,極速接近100英裡/小時。當標准型迷你和迷你CooperS加入BMC競賽部門的時候,迷你CooperS成為一款傑出的賽車。

1965年,迷你車的產量首次突破100萬輛,1969年則達到200萬輛。1971年和1972年迷你年產創下了318000輛的最高紀錄,總產量也達到了300萬輛,1976年達到400萬輛。1986年,第500萬輛迷你車從英國長橋工廠的生產線駛下。同年,隨著羅孚集團入主迷你車廠,公眾對迷你品牌更加矚目,特別是在日本,銷量從1985年的1000輛猛增到1990年的12000輛。此時正值迷你的30周年慶典。1990年羅孚重新推出了Cooper車型,開始是作為限量車型生產,隨後便作為標准車型生產。新型迷你Cooper也迅速成為最暢銷的迷你版本。

迷你Cooper采用的1275cc發動機同時也作為標准型迷你沙龍的配備。1992年,羅孚的首部迷你敞篷車型問世,售價在12000英鎊(18882美元),堪稱當時最貴的迷你。1994年,寶馬控制了羅孚集團,在寶馬的有力支持下,1996年英國全新迷你車產量再破百萬級大關。1997款迷你和迷你Cooper做了更多的修改,它們共享一台63馬力多點燃油噴射1275ccA系列發動機。兩種型號車型在英國售價8995英鎊(14153美元)。那些潛在的消費者們可以輕松購買並同時選擇一些比較特殊的裝備。選裝件和表面漆料的數量提供也非常之多。羅孚給予這些迷你車型全新的價格定位,並不是大批量生產的普通小型汽車,而是走高檔路線的小型汽車。

寶馬汽車公司收購羅孚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於是在2000年初將陸虎轉賣給福特。不過,寶馬賣了陸虎卻將迷你留了下來。寶馬認為,迷你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從大老板到打工一族,從年長者到青年一代,都大有追隨者,尤其是當今歐洲各國流行小車熱,迷你車是許多人迷戀的對象,這是寶馬車系所無法取代的。

寶馬汽車公司不但留下了迷你,還投入近3.6億歐元,歷時6年開發new mini cooper轎車,並重建了設在英國牛津的迷你車制造廠。2001年新的迷你Cooper問世了。

新款的mini cooper外形與1997年的mini 概念車並無兩樣,廠方最初公布的設計雛形,以盡量保持舊款Mini的神髓為原則,雖然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改良,如今我們看到的新Mini,內外都有很多近似舊Mini的設計,例如車頭一對又圓又大的頭燈,只是由直豎的形態變為傾斜的鵝蛋形,跟保時捷從964演變到993的變化差不多。格外粗壯的後視鏡,子彈頭式的設計頑強地立在車門上,它成了MINI車身上最為傳統的部分。但在細節上的一些改變,使新款mini cooper又揉入了現代的時尚氣息。除了保留了大部分mini cooper的特色外,在外型上更流暢,另外動力也比以前更強勁。MINI的內飾不僅舒適豪華,而且感覺更像一輛概念車。造型新穎、圓形的超大儀表盤,線條圓潤而飽滿,看起來好像老式蒸汽機車上的壓力表。俏皮地躲在方向盤後方的轉速表,高度可隨著方向盤的位置調整。整體車艙設計前衛而復古,格調高雅。

本田
本田(Honda)汽車公司全稱為“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本田技術研究所,建於1948年9月,創始人是傳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總部在東京,雇員總數3萬人左右,並且先後建立了本田美國公司、本田英國公司。現在,本田公司已是一個跨國汽車、摩托車生產銷售集團。它的產品除汽車、摩托車外,還有發電機、農機等。

“本田”車名源自1948年本田宗一郎先生創立的本田摩托車公司。“本田”即本田宗一郎先生的姓氏。LOGO中的H是“本田”拼音Honda的第一個字母。這個標志體現出本田公司年輕性、技術先進性等新穎形象,也體現了其職工完美和經營堅實的特點。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設有一種荷利獎,專門用於獎勵那些在機械工程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迄今為止,該獎項一共頒發過兩次--1936年獎勵了有“汽車大王”之美稱的美國人亨利·福特;1980年獎勵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據此,人稱本田宗一郎為“日本的福特”。

本田於1962年開始涉足汽車生產。他們利用在摩托車開發、經營中獲得的豐富經驗及大量資金,不顧一切地投入汽車開發,結果獲得極大成功:先後推出過 “T360”型卡車、“S500”型轎車、“N360”型轎車等汽車產品,其中“N360”型轎車成為過全球暢銷車;設計開發的CVCC發動機以及安裝此種發動機的汽車,因其控制排污效果好而於1975年在世界汽車界引起極大轟動,為公司贏得了不可計數的利潤及崇高商業聲譽。

本田宗一郎充分利用有效機會宣傳企業和產品,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車輛競賽活動。1961年,他憑在英國舉行的比賽中擊敗長期居於壟斷地位的英國摩托以及在以後的比賽中經常獲勝而確定了在國際摩托車市場的地位。後來,他又通過在標志著世界汽車最高水平的一級方程式汽車大賽中獲勝的方式,奠定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1991年8月5日,為世界汽車業留下了光輝一筆的本田宗一郎去世了。但他“三個喜悅”(購買的喜悅、銷售的喜悅、制造的喜悅)的企業口號和“三個尊重”(尊重理論、尊重創造、尊重時間)的經營經驗還會繼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在美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已超過克萊斯勤汽車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Accord和Civic牌汽車歷年來被用戶評為質量最佳和最受歡迎的汽車。阿庫拉(Acura)是本田汽車公司高檔車的銷售系統。傳奇(Legend)牌轎車是美國人喜歡的車型之一。在歐洲,本田也在英國建立了分公司。本田汽車公司的汽車年產量在日本已占第三位,而它的摩托車產量是日本的當然霸主。

本田公司素有日本汽車技術發展的“排頭兵”之稱。本田的電子陀螺儀是世界上最先應用在汽車上的導航裝置。它可以在熒光屏上顯示地圖以及行車路線,還可以確定汽車的位置。四輪防側滑電子控制器、自動控制車身高度電子裝置和符合渦流調整燃燒發動機都是世界上汽車高技術的領先成果。與此同時,“本田”汽車也是日本第一個達到美國標准的汽車公司。


 標致

獅子形象眾所周知。一百五十年來.標致過去和現在出廠的產品都帶有獅子標記,標致汽車發動機罩或前柵板上都能見到獅子身影。

獅子的歷史開始於 1847 年,標致兩兄弟於勒和埃米爾委托蒙貝利亞爾首飾匠設計一個標識,作為自己制造鋼鋸等工具的產品品牌。他們想要設計成獅子形狀,這是蒙貝利亞爾地區紋章的圖案,主要還是因為獅子能夠代表標致鋸條的三種品質:鋸齒經久耐用 - 像獅子牙齒一樣,鋸條柔韌不易折斷一像獅子的脊柱,切割的速度一像騰躍的獅子一樣迅捷。在眾多設計方案中,兩兄弟選擇了行於箭上的獅子側影。 1850 年起,標致鋸條開始打上獅子印記,

1858 年 11 月 20 日,獅子標識在法國皇家工藝博物館注冊。最初為鋸條設計的獅子逐漸應用到標致兄弟公司的全部工具產品。代表鋼的一級質量,之前稱“鑄鋼”。鋼的其它質量等級由不同的標識代表:彎月代表二級質量 ( “淬火鋼” ) ,手形代表三級質量 ( “半淬火鋼” ) ,星形代表較低級質量。此外,部分工具還有自己的標識: 1860 年打造的鋼刨、長柄叉、泥刀均由鹿作為標識等等。

直到 1880 年中期,獅子才成為標致產品唯一的象征。 1882 年.獅子標識出現在自行車上。 1901 年用於摩托車。 1890 至 1905 年生產的第一批汽車卻沒有使用獅子.因為“標致汽車公司”創始人間爾芒,標致偏愛以“標致汽車”的字樣作為標識。此後的 1905 至 1915 年間.箭上的獅子側影繼續出現於“標致兄弟之子公司”生產的“獅·標致”汽車上。

自行車與汽車業務 1970 年合並後,新的標致汽車和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車上使用古體“ PEUGEOT ”字樣作為標識, 20 年代後用於摩托車。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中葉,新的獅形出現了;銅制的獅子立於水箱蓋上.姿態咄咄逼人,增添了標致汽車的獨特個性。 1933 年.標識又發生變化:這次是一只吼獅的頭像,置於前柵板頂端。這個形象在 1930 年至 1950 年一直使用。

1957 年出現了後腿直立的獅子紋章圖案,是現在所使用標識的前身。新的獅形用於 203 車型,同時出現在弗朗什 - 孔泰的地區徽章上。 1955 年 403 投放采用的獅子以三角形徽章為底,上書古體“ PEUGEOT ”字樣。 1968 年,獅子戰後第一次與徽章分離。 1975 年.以輪廓線勾勒且鍍鉻。中部鏤空的獅子標識出現。應用於標致所有車型。

我們現在看到的標識誕生於 5 年後的 1980 年. 1996 年加以修改。線條遒勁,稜角分明.獅子標識最終確立,置於標致產品以及銷售店建築的正面。獅子 - 標致品牌的象征,從首飾匠最初的草圖到今天,發生了許多變化。過去象征著標致鋸條的質量,現在代表了一個追求高質量無止境的企業。

別克

別克BUICK品牌始於1900年。在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蘇格蘭人David Dunbar Buick和他的總工程師Walter L.Marr.離開了他們朝夕相處的船機及農機修理行,開始著手制造第一輛試驗汽車(當時馬車是主要交通工具)。1903年,他們成立了別克BUICK汽車公司。一年後,汽車生產正式宣告開始,首批37輛汽車上市銷售。

別克著名的“三盾”標志是以一個圓圈中包含三個盾為基本圖案。它的由來可以直接追溯到汽車制造業的奠基人-蘇格蘭人大衛-鄧巴-別克的家徽。

正如十九世紀90年代,由從事企業形象研究的斯考其公司所作調查顯示,作為標志性的圖案它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針對公司商標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公司的商標會對顧客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調查進一步顯示在眾多的汽車廠商中,GM別克產品的“三盾”標志贏得了50%的好感,這個比例令人注目。

別克標志發展至今日為人所熟悉的“三盾”樣式經歷了近半世紀的演變過程。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底特律公共圖書館內,通用汽車風格研究員拉浮波在1851年編寫的《消失的家徽》中發現了蘇格蘭別克家族的家徽。

別克家族的家徽是一個紅色盾形標志,銀色和蔚藍色圍棋格子帶狀圖案從左上角穿過直到右下角。在盾的右上角有一長有鹿角的鹿頭,在盾的右下角有一金色十字架,十字架中間有一圓孔,孔中的顏色與紅色盾的顏色一致。

別克汽車首次使用別克家族的家徽作為裝飾是在1937年的新款車型上,這個裝飾標志非常接近於《消失的家徽》中所描述的。在1939年該標志作了修改(變得更長更寬)。1942年盾形標志被又一次改為典型的家徽模式,但在此基礎上別克公司作了一些改變,不久以後別克公司投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用品的生產。

1949年標志被加寬,並加入了車蓋和格柵樣式,但其原來式樣的基本要素仍被保留下來。

1957 年,別克“鷹”標志作為“鷹”車型的一部分出現了。它獲得了很好的反響,以致到了1976年在所有的車上都出現了一只鷹停留在別克字樣上,鷹的形象變的家喻戶曉,甚至在電視廣告中出現了一只名叫“Happy”的紅尾鷹停在別克車蓋裝飾物上的畫面。但到了80年代,別克領導層決定重新強調“三盾”標志,因此別克“鷹”標志退出了歷史舞台。

1959 年,別克標志經歷了重大的改革,由三盾替代了原來的一個盾標志,這三個盾分別代表別克的三種車型,它們是 LeSabre,Invicta,Electra。三盾標志仍延用原來的樣式和顏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三盾互疊在一起,其顏色分別為紅、白(後改為銀灰)和藍。

今天的“三盾”標志在一些細節上作了修改,鹿頭和十字型圖案消失了,但紅色,銀灰色,藍色三個盾的式樣與原先無多大的區別,圍棋格子的帶狀圖案仍使用至今。

別克這個家族的圖案就象它的名字一樣,永遠紀念著大衛-鄧巴-別克,是他將別克汽車一手締造起來,並迎來了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的誕生。

1940年一位新聞記者筆下這樣寫道:別克是第一個真正成功的汽車品牌,它帶動了整個汽車工程水平的進步並成為其他汽車公司追隨的榜樣。

賓利

賓利汽車的創始人Walter Owen Bentley,1888年9月16日出生在倫敦,從小對所有的機械著迷,16歲時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格蘭北部的Great Northern locomotive工廠開始鐵路行業的學徒生涯。業余時間,他熱衷於設計和制造一些小型摩托車,積極參加小型的長距離試車比賽,並且和哥哥一起在倫敦至愛丁堡的長途比賽中獲得了金牌。這是W.O.與賽車結緣的開始,他由此狂熱地愛上了對速度永無止境的追求。同時,這也成為了他在賽車運動中不斷鑽研、乃至日後不斷提升賓利汽車技術水平的源動力。

在汽車發展初級階段的20世紀初期,W.O.從賽車場上獲得了靈感,萌生出制造一種注重性能且重量更輕的汽車的想法。這在人們對車的認識僅僅限於交通工具的時代,他的這種想法顯得前衛而另類,也注定了賓利從誕生之始即非為“大眾”而生的產物。

1912 年,賓利家族籌集資金引進法國的DFP跑車,並在倫敦的3 Hanover廣場成立了Bentley & Bentley公司。W.O.對引進的DFP做了改進,將發動機改用鋁活塞,提高了汽車的性能。一次大戰期間,W.O.受聘於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技術委員會,從事法國克勒蓋特發動機的改進工作。他設計的鋁合金活塞很快被飛機引擎廣泛采用,不僅其改進型的航空發動機以BR1和BR2聞名,他也由此積累了大量的制造經驗並掌握了足夠的工程技術。於是戰後他躊躇滿志,閃電般地開始設計並制造屬於自己的汽車。1919年初,新車設計完成。而這時,公司也籌集到了資金,成立了後來赫赫有名的賓利汽車有限公司(Bentley Motors Ltd.)。當時公司的名義股份資金是20萬英鎊,而實際上銀行中的現金只有1萬8千多英鎊。所以,公司一開始就資金不足,這為日後賓利財政上的困境埋下了隱患。

盡管如此,賓利在1919到1930的十年多時間裡還是取得了生產與銷售上輝煌的戰績。
賓利從2002年開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發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城市設有銷售展廳,經營的車型有賓利紅章轎車、大陸GT跑車和賓利 ARNAGE轎車,定價從398萬元到1200萬元,成為中國市場上最昂貴的汽車。目前勞斯萊斯和賓利在中國的保有量已達數十輛,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一個新興的豪華車消費市場。

大宇

韓國大宇汽車公司是韓國第二大汽車生產企業,年產汽車60多萬輛。1967年,金宇中創建新韓公司,後改為新進公司,1983年改為大宇汽車公司。它是韓國大宇集團的骨干企業。大宇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關系密切,在創業之初便與通用公司合作生產轎車和八噸以上貨車及大客車。大宇以出口為目標,在韓國是最早出口汽車的企業,早在1984年就出口汽車到美國。

  隨著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合資的結束,大宇開始建立自己在全球的生產網絡,以達到2000年生產200萬輛汽車的年生產能力,其中一半在韓國。1986年大宇一年產16.7萬輛的汽車廠投產,該廠擁有由機器人操作的自動焊接等世界一流設備。大宇汽車公司總部設在韓國漢城,主要產品以轎車和貨車為主。

  然而,由於經營不利,資不抵債,大宇汽車公司自從其母公司大宇集團在去年破產後一直在巨額債務中掙扎。並且未能在最後期限內償付對兩家債權銀行欠下的債務,因勞工聯盟拒絕其裁員的重組計劃,於2000年11月8日正式宣布破產。

  2002年10月28日,通用大宇汽車科技公司(簡稱通用大宇)在韓國漢城正式宣布成立。繼10月17日資產轉讓工作完成後,至今各方資產注冊全部完成,各股東資金已全部注入。

  通用大宇新公司總部位於韓國仁川,旗下擁有並管理三家分別位於韓國的昌原、群山及越南河內的生產廠。此外,位於韓國富平新命名的大宇仁川汽車公司,將為通用大宇提供整車。通用大宇還擁有位於歐洲和波多黎各的九家海外分公司。新公司的資產范圍還包括位於韓國富平的汽車設計、工程、研發、銷售、市場及行政部門。
大宇汽車公司使用形似地球和正在開放的花朵標志,生產的汽車也使用這個標志作為商標。大宇標志象征高速公路大動脈向未來無限延伸,表現了大宇的未來和發展意志;橢圓代表世界、宇宙;向上展開的花朵體現了大宇家族的創造力挑戰意識;中部五個藍色的實體條紋和之間的六條白色條紋,表示大宇在眾多領域無限發展的潛力;藍色代表年青、活潑,而白色則代表同心協力和犧牲精神。整個標志表現了大宇家族的智慧、創造、挑戰、犧牲的企業精神,表現出大宇集團的"儒家"風范。

0 0
2009-03-08T08:00:57+0000

慕之秋 :

大眾

當汽車首次出現的時候,它主要是為上層社會服務:兩位德國的發明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爾·本茨被公認為是熟練的汽車工藝師,但在汽車誕生的最初年代裡只有富人才買得起這種新鮮而復雜的產品,而且還要司機來駕駛和維修它。那時候沒有人認識到像這種精美的、機械上的奇跡將會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更沒有人對它的獨特機動性能賦予完全新的含義。正如我們所知德國人可以宣稱是他們發明了汽車。法國人則給這個混合物增添了民族的色彩(偶然之間也發明了汽車賽),然而正是美國人從整體上確認了轎車在社會上的地位。亨利·福特生產了一種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能駕駛到任何地方的汽車(而且來去自由)。不久“平民汽車”的概念開始傳播,而且政治家和商界人士也能接受這一概念。至於德國人,一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仍然認為美國的做法是為了工業上和政治上的利益。甚至在二十年代許多德國的工業家仍然堅信在未來年代公共汽車才是真正意義的“平民汽車”。無論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滿目瘡痍,接之而來的世界經濟危機,使任何把汽車作為平民百姓買得起的嘗試都流產了。

1932年由Von Papen領導的德國政府采取一些步驟減輕駕駛汽車方面的稅收,目的是降低擁有汽車的開銷並刺激汽車的銷售。然後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並建立了一個國家至上的政府。他要使“平民汽車”的概念成為他自己的論點。這對弗迪南德·波爾捨來說是進入這一領域的極好時機。1930年波爾捨從戴姆勒—奔馳AC公司辭職,當離開這個帶三角星商標的公司以後,波爾捨成為Steyr—Werke公司的一個主任,當這個公司被並入Austro—Daimler後他才放棄這一職務。1930年12月1日,波爾捨采取了大膽的步驟,開設了他自己的“發動機、陸用車輛、航空與海軍車輛設計室”,對於一直在尋找新的項目的他,很顯然對於希特勒下令發展的“平民汽車”表現出興趣,因為從長期來看是有利可圖的。於是,1934年1月17日,波爾捨提出了建議在12個月內設計出德國的平民汽車,由“官方與民間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核。這對於波爾捨來說,相當於在撲克游戲中下大的賭注,然而他干了起來並且贏了。

1937年初,一項關於選址的研究也開始了。根據要求需把廠址設在德國的中部,有良好的通道與運輸線相連接並且要有足夠的空間,這不僅為了工廠本身而且也考慮到一個全新的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希特勒和波爾捨都認為這一點對於是否能把工人吸引到這一項目上來十分重要。1937年夏天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一個適合的廠址。在決定廠址時有很大壓力,然而盡管很多候選地方有著優越的基礎條件,但最終的決定傾向於FallersLeben。這意味著放棄了原先向“ 元首”提出的工廠於當年夏天建成投產的承諾。工廠於1938年5月26日奠基,一個很像汽車模型的巨大石階上正式標以“Kraft durch Freude”字樣(譯為從力量到轉向盤)。在典禮上,觀眾能看到弗迪南德的兒子弗裡·波爾捨駕駛著一輛即將成批生產的敞篷車,希特勒坐在前排,老波爾捨坐在後排。

工人陣線希望把新車命名為“Kdf—Wagen”,但公眾早已在關注這一問題,把它取名為“大眾”。有趣的是1938年7月3日在紐約時報上第一次把它稱為“甲殼蟲”(Beettle)。1938年8月1日,Robert Ley這位由政府任命的新工廠組織負責人在工廠職工大會上宣布了“KdF儲蓄金計劃”:每個德國人,不論階級、地位和財產,均有資格購買大眾汽車。保證有資格購車的最低儲蓄額為每周5馬克。有意儲蓄者要到DAF或“Kraftdurch Freude”辦公室登記。對這一儲蓄會計劃的反應是強烈的,1938年底有27萬多人登記簽約並開始購買郵票貼在KdF的儲蓄卡上。

組織銷售的問題以及逐漸到期的儲蓄金計劃對於工廠令人驚異的快速發展並沒有產生負面的影響。沒過幾個月的時間,戰爭的防線搞起來了,公眾相當奇怪地發現他們在整個項目中的利益受到了損失。由於戰爭叫囂,大約3000名建設工人從沃爾夫斯堡調遣到西部防線。這也順便說明了一個信號,政府既沒有關心新的工廠,也沒有考慮它未來的產品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如果當時大眾和它的分廠真的被劃入這個范疇,也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以便盡快建成它的生產設施。

一個汽車廠如果不制造汽車,怎麼樣才能繼續活下去,管理層的辦法是接受幾乎任何一種任務。1939年末,工廠開始制造炸彈,以後接著做飛機油箱、油罐、彈殼及其他車床傳動配件。從1941年開始,在沃爾夫斯堡的工廠還建了一條生產Ju88飛機機翼的生產線。這些合同不僅使公司有一些收益,而且當解決了原材料以後,工廠的處境也好多了,通過這種途徑促使工廠逐步建成。

戰後的第一個夏天占領軍也在考慮對這個遭受嚴重破壞的國家進行重建的最有效政策。美國人在玩弄一個要把德國從那時起變成農業國家的激進的摩根索計劃。另一方面,英國人對這類方案則很少感興趣。各國的盟軍都確信這個國家將必須迅速重建起來而且要解決好難民問題,但英國人認識到,把一個國家變為農業國將很難建立一種在他們自己的占領區牽制俄國所需要的政治機構,而占領區一直延伸到沃爾夫斯堡和它的工廠幾公裡以內。因而他們致力於恢復地方工業的活動,當然是處於嚴密控制之下,同時把行政管理的職責交給民政占領當局。很清楚這是由於軍隊不能管理工業,其次大批士兵經過六年戰爭後對此也無熱情,因此如果其他任務把他們拴住在異國太長的時間,與他們起快復員的願望正相抵觸。於是必須找一些能夠按照英國政府意圖管理大眾工廠的人。結果找到了一個人,就是退伍的陸軍上校 Lvan Hirst在德國管制委員會的明確指示下,他被派到沃爾夫斯堡恢復生產偵察車或者客車。當時對第一批車還沒有賣給普通老百姓的打算,他們的銷售目標主要是 “占領軍、地方政府官員、醫生、警察、郵局及其他公用事業機構”,Hirst和他的同事Radclaffe從兩方面著手進行工作,清點生產設施和尋找潛在的用戶。把一輛軍官車專門修好給英軍使用,並在第27集團軍總部展示前塗上英國陸軍土黃色油漆。這輛車由四輪驅動,軍事當局非常喜歡並且立即訂貨。工廠的貨存設備情況都不夠理想。制造偵察車儀表盤用的水壓機從柏林的Ambi—Budd公司轉移來以後已經不完整,並且許多地方損壞。另一方面,用於客車車身的水壓機,深拉工具雖也有某些損壞,但是基本完好。水壓機車間竟沒有受到前幾年的空襲:它現在還是敞開設有房頂。有關各方都充分認識到如果在沃爾夫斯堡再生產車輛,開始啟動只能從客車車型入手。

在這一重要關頭,當局面前又冒出來一個問題:戰後如何對待那些當年為了從“德國工人陣線”那裡購買“平民汽車”,曾經老老實實地買了許多儲蓄郵票的戰敗德國的336000公民?他們曾經給那個組織的金庫中貢獻出大筆數目的錢,2.67億馬克,這些錢都付給了他自己銀行的帳戶,而戰後要找這筆錢時幾乎全部丟失得無影無蹤。除了持有者手上的那張貼上許多儲蓄郵票的儲蓄卡以外什麼都沒有留下。當公眾發現他們苦心孤詣儲蓄要購買的汽車現在真的生產出來了,顯露出憤怒和不安,並開始考慮如何用這確鑿的證據作為交換而得到一輛汽車。Nordhoff,一位大學畢業的工程師,接受了當局的聘請,於1948年1月1日走上了沃爾夫斯堡的領導崗位,委任一直繼續到1968年4月12日。在擔任兩年沃爾夫斯堡的總經理以後,Nordhoff可以驕傲地宣布淨利潤達到 5606026.47馬克,對於一個原來從沒有打算把產品在自由市場銷售的公司來說這絕不是一次很差的開端。

除了轎車、敞篷車和運輸車無可挑剔的產品質量之外,公司還采取了通常的降價刺激銷售的措施。Nordhoff 非常了解在困難的時候如何能保持潛在用戶的汽車購買力。對公司來說,那時的確相當困難,由於鋼材供應緊張,而且還由於沃爾夫斯堡還是一個單純的制造基地,幾乎不可能再動員更多工人來補充它的勞動力。當時在那裡已經雇用了2OOOO名員工,而在整個地區范圍內幾乎沒有一個熟練技工。在這種情況下,平均日產 673輛車對現有生產設施來說已達到絕對極限,因而監理委員會已經同意工廠再建一個新的運輸車工廠。1955年1月24日作出這一決定時設想這個設在 Hanover—Stocken的工廠於年底開業,而實際上到1956年3月8日才正式落成。

多年以來一直有一種推測,即大眾是否會在甲殼蟲的同時再搞第二種車型作為第二條腿走路。Heinrich Nordhoff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同樣固執的:”大眾成功的秘訣不是去尋找一連串新的設計,無論這些是多麼具有戲劇性和誘惑力,但是對於達到成熟和完美的甚至最小細節的合理改進則無論多麼困難也要做。難道有人居然會想我們會拋棄一種多年來曾給我們帶來成功而且已經到達歐洲汽車工業頂峰的車型嗎?”這並不是說大眾沒有時時刻刻在研究種種替換的車型,但是十五年來甲殼蟲賣得這樣好而且生產能力發揮得如此充分,一直根本就沒有制造新車型的要求。

一個夏季的星期一,聯邦德國政府通過一項法律,名為“關於管理大眾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地位的條款”。這一條款的目的是允許政府把公司變為在政府控制下的股票上市公司。大眾的股票是當時還年輕的聯邦德國歷史上首次發行的“民眾股票”。德國的投資者以每股350馬克爭購這些股票說明甲殼蟲汽車在市場上成功的信譽。

1957年“汽車大全”以同樣的語調宣稱:“大眾的暢銷主要由於它是一個老實車。他沒有喬裝打扮。他使買主有這樣一輛老實車而自豪。無論看什麼地方,都能看到誠實的設計和堅實的工藝的象征。”在占領美國巨大市場過程中,甲殼蟲無疑是表現非凡,然而運輸車盡管在歐洲是成功的,而在美國銷售卻不那麼好,從未達到目標。

10月18日,在原“大眾儲蓄者”與公司之間的法庭訴訟以各方和解的形式終於有了結果。其所以現在有了這個可能是因為聯邦政府是原先柏林的兩個Kdf公司的繼承者,已承擔責任使懸案了結。以前的領導單位魯爾薩克森州政府已經沒有責任,因為它只是按照英軍當局發布的指示負責對大眾的資產進行臨時監督。大約八萬儲蓄者堅持的結果,終於有了回報,使他們高興的是,公司同意送給他們100馬克的支票,或者如果他們准備定一輛新的甲殼蟲可以從訂單上扣除3600馬克。

幾年過去,大眾成為德國最高產值的公司,出口業務興旺,而且令人高興的是,它每年都對幾乎早已完善定型的甲殼蟲汽車作出新的改進。

隨著時光的流逝,一個年代接一個年代,很明顯可以看出一點,一種能夠對保證就業和創造利潤達到如此令人驚異程度的汽車也會必然遲早被取代。大眾汽車的車型需要更新,即使有些沃爾夫斯堡的頑固派拒絕承認這一點。要找到一種當時銷售量仍然很大的車型的後繼者對公司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大眾認識到不能再長久躺在往日的成績上,新車型確實迫切需要。在新的產品攻勢中出現的第一個車型是“帕薩特”,其技術數據很大程度上源自奧迪80。帕薩特第一次證明了由 leiding和Kraus宣傳的積木式設計理論已經取得了效果。為保證使將來的用戶在一個主型上產生的兩種變型之間能看到明顯的區別,特地委托意大利知名設計師Giorgetto Giugiaro,為帕薩特設計了一種斜背式車身。正如預期的那樣,帕薩特很快獲得了新車注冊圖表中的最高地位。

道奇

道奇兄弟出生在美國密植安洲,哥哥約翰·道奇(John Dodge)出生於1864年,弟弟霍瑞斯·道奇(Horade Dodge)出生於1868年。1886年,道奇全家移居底特律。

在19世紀90年代,自行車是底特律主要交通工具。霍瑞斯就靠一輛自行車上下班,但是它並不十分可靠。1897年,他發明了防塵軸承。約翰決定由他們兄弟倆在加拿大的底特律河上建立了埃文斯和道奇自行車公司。

三年後,這家公司由加拿大國家自行車公司收購。道奇兄弟得到了7500美元現金和軸承的專利權,這就是他倆財運的開始。他們購買了機器設備並在底特律的拉菲特和伯賓大街租了塊地。第一個道奇機械商店於1901年開張了,共有1 2個雇員。

在一年內,道奇兄弟公司得到了大量的定單。他們要制造3000套變速箱,但這需要在機器設備上花一大筆錢。如果說運氣在道奇的成功裡起一定作用的話,那就是在這個時候加拿大自行車公司倒閉了,道奇兄弟得到了它的機器設備,作為使用霍瑞斯的軸承專利的補償。

道奇兄弟公司實際上制造了福特汽車第一批汽車中的大部分,包括發動機、底盤和所有的傳動部件,而福特也很少使用其它制造商提供的車身和底盤。多年來道奇兄弟和福特的關系一直很好,約翰還是福特汽車的副總裁。然而1913年,道奇兄弟開始注意到福特有想要自給自足的傾向。那時道奇兄弟已在密植安州重開了一家大型工廠,後來成為著名的道奇總廠。霍瑞斯和約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汽車試驗場,並於1914年設計出他們的第一輛車。

1928年,克萊斯勒公司收購了道奇兄弟公司。道奇兄弟公司(Dodge brothers Co.)成了克萊斯勒公司的一個分部 。

道奇發展到如今已經擁有多個車型系列得格局。車型轎車型號有: 蝰蛇(Viper), 無畏(Interpid), 隱形(Stealth), 小精靈(Spirit), 影子(Shadow), 霓虹(Neon), 小馬(Colt) 等,SUV有DURANGO,DAKOTA,RAM TRUCK(公羊皮卡),RAM SRT-10,SPRINTER,小型貨車有:CARAVAN,CRAND CARAVAN。

法拉利

法拉利是世界上最聞名的賽車和運動跑車的生產廠家。菲亞特公司擁有該公司50%股權,但該公司卻能獨立於菲亞特公司運營。法拉利汽車大部分采用手工制造,因而產量很低。年產量只有4,000輛左右。公司總部在意大利的摩德納。它創建於1929年,創始人是世界著名賽車手,劃時代的汽車設計大師恩佐·法拉利。

這位被譽為“賽車之父”的意大利人,嗜車如命的血液從小就在他的身上沸騰。1898年出生於意大利北部的莫迪那,從小熱愛汽車冒險,13歲便開始獨自駕車。 1919年法拉利參加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汽車比賽,表現出色,隨後被阿爾法.羅米歐公司吸收為阿爾法.羅米歐車隊的車手。他當時駕駛著阿爾法·羅密歐馳騁賽場,屢獲勝利,被隊友們譽為賽車隊的“騎士”。

一九三八年,年近四十的法拉利,離開了賽車跑道,也結束了與阿爾法·羅米歐車廠的賓主關系,努力實現他設計制造超級跑車的夢想,他組建了賽車俱樂部,最後終於創建了自己的汽車公司。兩年之後,法拉利將車廠從家鄉蒙達那(MODENA)遷到馬洛連諾(MARANELLO)的現址,以“人性化”的造車工藝理念,使這家規模不大的義大利車廠,在世界車壇上,扮演起巨人的角色。

他以一個賽車運動員和藝術家的雙重身份設計汽車,因而他的作品既有強烈的動感,艷麗的色彩,同時又把在駕駛室的每一部件都能設計得天衣無縫,讓駕駛員操作起來得心應手。法拉利汽車主要以紅色為主(只是在近幾年的概念車中才出現了黃色等其他顏色),因而有人稱它為紅色的躍馬或紅魔法拉利。

法拉利車的標志是一匹躍起的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有一位表現非常出色的飛行員。他的飛機上就有這樣一匹會給他帶來好運氣的躍馬。在法拉利最初的比賽獲勝後。飛行員的父母親,一對伯爵夫婦建議:法拉利也應在車上印上這匹帶來好運氣的躍馬。後來這位飛行員戰死了,馬就變成了黑顏色。而標志底色為公司所在地摩德納的金絲雀的顏色。

菲亞特

菲亞特(F.I.A.T.)於1899年7月11日創建於當時正處於工業迅猛發展階段的都靈。當時,公司有30個股東,共有資產800,000裡拉。公司董事長為Ludovico Scarfiotti,副董事長Emanuele Cacherano di Bricherasio,Giovanni Agnelli當選為秘書長。 作為前騎士的Giovanni Agnelli在董事會成員內部以其果斷和獨具的戰略眼光顯得尤為突出。

菲亞特MAREA被稱為'BIPOWER',因為它是意大利汽車史上第一輛可使用兩種燃料的汽車:汽油和沼氣,即天然氣,一種被認為是最清潔、最經濟的燃料替代品。菲亞特於1991年收購福特公司(Ford Motor Co)拖拉機和農用車輛部分後,她在建築車輛領域迅速走向國際化並采用了紐荷蘭(New Holland)商標,1993年與日立機械公司(Hitach Co Machinery Ltd)達成協議,同時擴大已有合資企業規模,最終成為在該領域占全球年產量20%的世界最主要生產商之一。依維柯也通過更新產品繼續鞏固其在歐洲的固有領先地位,推出新系列Euro-Tech 、EuroStar、EuroCargo,並在印度、巴西和中國建成合資企業生產輕型商用車Daily.菲亞特集團憑借其百年的經驗和革新,成功地維護了其在世界市場得到鞏固的在意大利和國際工業中的驕傲地位。

豐田

1930 年,63歲的豐田佐吉去世。他留給子女的是一家擁有近萬名員工的欣欣向榮的棉紡廠。19世紀末,佐吉利用其發明的新型織布機創建了這家企業,同時創造了一種不間斷供貨、避免庫存的工作方法,將生產率提高了50%,大大降低了紡織成本,這種方法現在被稱為適時工作法”。那時候Toyota公司從棉紡廠到汽車,老豐田看准未來的產品已經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所以佐古及其生於1894年的長子喜一郎對日本以外的世界興趣十足。喜一郎曾對歐洲和美國進行了考察,歐美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使他受到強烈震撼,而汽車更使他熱血沸騰 。他認定汽車必然是未來舉足輕重的交通工具。

當時日本還是個不太富裕的國家,只有3家小規模的汽車制造廠,年產量僅區區幾百輛,而美國福特公司每天下線l萬輛T型轎車。佐吉父子決定涉足汽車制造領域,等經濟狀況好轉便投入生產。

佐吉去世過早,沒來得及見到第一輛豐田汽車誕生。兒子喜—郎於1933年月僅投資l3萬美元成立了汽車部。設計出AA樣車後1933年5月第一輛命名為AA 的車問世。1年後,A1開始小批量生產。這是一款大型轎車,外殼呈流線型,很美觀,模仿當時的克萊斯勒Airflow車型,配備6缸3.4升發動機輸出功率為62馬力(46千瓦)。但日本當時汽車保有量極小,市場特別需要的是客貨兩用車,所以Toyoda在開發客貨兩用車方面投入的力度最大。

1937 年,Toyoda公司共生產汽車4013輛,其中AA型轎車和AB型敞篷車只占577輛。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公司決定把名稱改為Toyota (豐田)。據傳,是一位女占卜師建議這麼改的,因為在日語中Toyota的書寫符號和外形更優美,而且有8個字符,8在日本是個幸運數字。當傳說比現實更美好時,人們總相信傳說。

1940 年,豐田生產了約l5000輛汽車,其中98%是客貨兩用車。當年它推出了一款較為緊湊的新型轎車,配備4缸2.2升48馬力發動機,在外形上更接近瑞典的富豪PV60。女巫師建議更名豐田靠模仿起家,豐田公司雖然在汽車方面沒有多少經驗。但卻堅守一個信條:模仿比創造更簡單,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時給予改進,那就更好。喜一郎與其父親的理念一脈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須生產安全、牢固、經濟、傳統的汽車,而不是創新性的產品。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所有的豐田車都具有這樣的特點。

l945 年,日本戰敗。整個日本列島滿目瘡痍,經濟遭到毀滅性打擊,道路被摧毀,原材料奇缺。不過豐田公司很快從戰爭的廢墟中振作起來。由於戰後道路狀況極差,公司將生產重點放在客貨兩用車和四輪驅動車上,而不是輕型轎車。直到1955年,豐田才推出一款設計精巧、排量1.5升的小轎車。命名為皇冠RS,兩年後又以Toyopet的名稱將其出口到美國。其實該車極為傳統,沒有使用任何現代技術,只是做得十分精巧而已,加上配置齊全,結實牢靠,價格也不貴。確實比大眾甲殼蟲車有魅力,在美國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皇冠車促使豐田公司迅速在美國、委內瑞拉、泰國和南非等國設立了銷售網點,其後又在上述國家建立了工廠。價廉物美豐田車風行全球大市場。1962年,豐田開始進軍歐洲。這一年,豐田汽車產量首次突破了百萬大關。20世紀60年代是豐田大發展的時代,其汽車產量1961年還只是20萬輛,10年後便猛增至200萬輛,翻了10倍,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

同其他制造商相比,豐田更早地明白世界才是它的市場。為此,豐田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設工廠。繼在美國、秘魯、南非、泰國設廠之後,豐田1991年在美國辦廠,1993年在英國辦廠,最後是2001年在法國辦廠。目前豐田在全世界開辦的汽車制造廠總數已達56家。當然,豐田的產品也是可圈可點的。1966 年。豐田推出了排量l000毫升的Corolla(花冠)轎車。該車類以德國歐寶Kadett,但除了車身美觀之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設計非常傳統,仍采用前置式發動機、後輪驅動、車軸硬朗、鼓式制動器。這種設計幾乎已經過時,因為豐田的競爭對手已經在應用前輪驅動、碟式制動器和車輪獨立懸掛等新技術。但重要的是Corolla(花冠)稟承了1950年已退休的創始人喜一郎的價值理念即汽車應該秉承先人的理念實用之上求完美操作舒適、配置齊全、做工考究、價格具有競爭力。所以,雖然Corolla(花冠)沒有什麼神奇之處,但它給購車人的感覺卻是物有所值。就像豐田公司當時的新口號我的豐田很神奇” 那樣,Corolla很快就在全球風靡一時。現在,對豐田公司來說,Corolla(花冠)是個幸運的名稱。1997年誕生的第8代Corolla(花冠),產量即將達到2500萬輛。當然,目前的款型除了名稱以外,同1966年的原型車已有了天壤之別。正因為如此,許多車迷不承認Corolla(花冠)破了大眾甲殼蟲的銷售紀錄。豐田公司利用這個為公眾所熟知並承認的名稱,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1970年底推出的雙門跑車Celica,產量約為 400萬輛;陸地巡洋艦(Land Cruiser)300萬輛皇冠500萬輛;更為驚人的是四驅車Hi Lux,產量竟達1000萬輛。

豐田公司一共開發了50多個車型,形成龐大的豐田車系。但是公司發現,豐田車雖然受到大眾普遍歡迎,卻缺乏高檔品牌的形象。當然,歷史上豐田也曾推出過標志性汽車,並贏得了尊敬。例如,20世紀60年代末推出的2000GT、後來的豪華版CenturyV8和Vl2,這些高檔名車均為日本名人所收藏。為了同奔馳及寶馬競爭,豐田公司決定創立一個新的高檔品牌,並將它命名為凌志。第一輛凌志是1989年在底特律車展推出的,其設計靈感來自奔馳。這就是凌志 V8,它穩重、豪華、精細、高檔,創高檔品牌形象豐田的售價卻比同級的奔馳便宜30%。美國人很快就喜歡上了凌志車,尤其欣賞其無與倫比的性能價格比和令人驚訝的低噪音。但是凌志在歐洲始終受到冷落歐洲人更看重歷史悠久的品牌,而不僅僅是產品的內在質量。目前,凌志系列在不斷擴大,增加了6缸的凌志 300、2升的凌志200以及大受歡迎的RX型豪華四驅車。2000年凌志車總產量為26萬輛,僅在美國就銷售了21.1萬輛。這個業績使得凌志在美國高檔車的銷售中排名第一,超過了奔馳和寶馬。事實證明豐田的選擇是正確的。現在,這家日本公司已經在瞄准世界第二大汽車制造商的交椅了。同當年喜一郎的渴望一樣,也許這個目標並非異想天開。

福特

福特(Ford)是福特汽車公司品牌家族的第一個成員。福特汽車公司成立於1903年,由亨利·福特和11個股東用最初的28,000美元共同創立。福特基於“為全世界大多數人造車”的理想,首創了工人日工資5美元/8小時的標准(當時是2.34美元/9小時),造就了千千萬萬的有車階級,亨利·福特也被尊稱為“為世界裝上輪子的人”。在1999年的世紀末評選中,福特T型車被評為“世紀之車”,亨利·福特本人也獲得了《財富》雜志“二十世紀企業家”的稱號。

阿爾法·羅米歐
阿爾法-羅米歐公司建於1910年,從1946年起使用阿爾法-羅米歐的名稱,公司總部設在米蘭。該公司一開始就是專門生產運動車和賽車,這些車是由意大利著名設計師設計的,有濃烈的意大利風采、優雅的造型和超群的性能,在世界車壇上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現雖為菲亞特的子公司,但仍保留它的商標。
阿爾法-羅米歐的標志於30年代初就開始使用,這是米蘭市的市徽,也是中世紀米蘭的領主維斯康泰公爵的家徽,標志中的十字部分來源於十字軍從米蘭向外遠征的故事;右邊部分是米蘭大公的徽章;關於蛇正在吞食撒拉迅人的圖案有種種傳說,其中之一的說法是象征著維斯康泰的祖先曾經擊退了使人民遭受苦難的“龍”。總之,這枚古老的徽章伴同阿爾法-羅米歐運動車已名揚四海,成為當今的知名商標之一。

奧迪

德國奧迪公司制造汽車與摩托車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最初設在薩克森州的四家汽車公司——茨維考市(Zwickau)的奧迪(Audi)和霍希 (Horch)汽車公司、開姆尼--西格瑪市(Chemnitz-Siegmar)的漫游者汽車公司(Wanderer)以及Zschopau市的DKW 汽車公司,對當時德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四家汽車公司於1932年合並為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以下簡稱汽車聯盟)。從汽車產量來說,汽車聯盟是當時德國第二大汽車制造公司,商品標志為四個連接的圓環,代表參與合並的四家汽車公司。世界上也就首次出現了四環標志。

二戰以後,汽車聯盟位於薩克森的汽車制造廠被前蘇聯占領軍沒收並拆除。此後,該公司的很多高層人員前往巴伐利亞,並於1949年在英戈爾斯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它繼承了老汽車聯盟的傳統,仍以四個連環作為標志。

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 GmbH)於1969年合並,組成奧迪—NSU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AG);1985年,該公司改名為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總部遷至英戈爾斯塔特,四環標志沿用至今。
由此可見,奧迪的歷史,被二戰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二戰前的汽車聯盟,第二部分為二戰後的奧迪發展。

謳歌

Acura(謳歌)的轎車和跑車已經贏得系列獎項,建立了豪華車品牌信譽。Legend和Integra分別在對比測試中獲勝,即使是最苛刻的評論家,也不得不佩服它們的神勇不凡。贊譽不斷,好評如雲;Integra和經典Legend Coupe於1987年成為Acura(謳歌)家族中的一員,入選Car and Driver的10佳轎車名單,Legend Coupe獲得Motor Trend1987年度進口車大獎,Road and Track將Legend Coupe評選為世界10佳轎車之一。
Acura(謳歌)事業部最重要的成功標志是在1987年下半年,豐田和日產宣布計劃增設自己的豪華車事業部。
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Acura(謳歌)不斷續寫著自己的輝煌篇章。在JD Power客戶滿意度調查中,Acura(謳歌)一直名列前茅,Legend Coupe仍然名列Car and Driver的10佳轎車榜單中,銷量持續攀升。

在1989年芝加哥汽車展覽會上,Acura(謳歌)揭開面紗,露出了其“王冠上的寶石”,這就是它向豪華車市場邁進的三產品策略中的第三輛車 Acura(謳歌) 全新NSX。它新穎獨特,可以與世界頂級豪華車相媲美,全面展現了Acura(謳歌)的技術領導地位。Acura(謳歌)全新NSX是首款量產采用鋁制單殼體車身的車型,配備了首款帶有可變電子氣門正時和升程(VTEC&S482;)的發動機,首次配備鈦連桿量產發動機。當媒體最終能夠駕駛量產的 NSX時,車輛的技術參數和頂級性能為其自身帶來了更多的贊譽。NSX與眾不同的是它隨和易處的個性。當NSX贏得五款外來車型對比測試的桂冠後,Car and Driver稱,“獲勝的NSX集下述優點於一身:極富魅力的外觀、讓人躍躍欲試的舒適駕駛艙、隨時准備帶你去兜風的高可靠性發動機、自信穩健且激動人心的操縱性。”Motor Trend評論得較為簡練,宣稱NSX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跑車”。

Acura(謳歌)在其核心產品上並沒有停步不前。雖然Legend和Integra重新定義了其所在的市場范圍並且市場銷量表現不俗,但是Honda仍於九十年代早期對這兩款車進行了重新設計。1990款的Integra較大,配有更強勁的發動機,更豪華的內飾和更精致的乘坐舒適性和操縱性。之後是1991款體積更大、動力更強、裝備更豪華的Legend轎車和跑車。新的Legend鞏固了這一車型在豪華車市場的地位,其連續六年作為最暢銷豪華進口車型領先美國市場。這兩款車都擴展了Acura(謳歌)豪華車市場的領地,同時印證了公司的口號。

今天,Acura(謳歌)擁有在其歷史上引以為豪的最強勢的、最廣泛的產品系列。Acura(謳歌)品牌吸引尊貴客戶的並不是傳統的社會地位的象征,而是一種引領時代的感覺。這是因為,Acura(謳歌)致力於創建令人興奮的世界級豪華汽車,技術的應用不僅是為了增強駕駛樂趣,而且是為了使駕駛者的生活更美好。正如RL上裝備的Super Handling All-Wheel Drive&S482;(簡稱:SH-AWD超級四輪驅動力自由控制系統)和Collision Mitigation Braking System&S482;(碰撞緩解制動系統)等先進系統提高了駕駛者對車輛的掌控,帶實時交通信息更新的衛星導航系統或HandsFreeLink&S482; Bluetooth®(免提藍牙)集成系統技術可以使Acura(謳歌)駕駛者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寶馬

寶馬(BMW)與一些車壇老大哥如阿爾法·羅密歐、菲亞特、福特、梅塞德斯·奔馳、標致、雷諾、勞斯萊斯等相比下顯得是一間很年青的車廠。但是在20世紀 30年代它卻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跑車和豪華轎車,它從二戰的破壞和50年代的財政衰退中恢復過來。70年代早期,它再度成為世界高性能和豪華轎車市場上的主角之一,並一直延續至今。

寶馬(BMW)的全稱是巴伐利亞汽車制造廠(Bayerische Motoren-Worke),英文是Bavarian Motor Works。它是由一個制造飛機引擎的公司於1916年3月注冊的。這家公司第一個成功的產品是由麥克斯· 費茲設計的直列六缸發動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裝配在德國戰斗機上。德國王牌飛行員恩斯特·烏德特和紅色公爵弗雷德·馮·利希特芬把他們成功德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寶馬的引擎。

0 0
2009-03-08T08:08:23+0000

慕之秋 :

保時捷

保時捷又稱波爾捨,前者是香港人粵語的譯音,後者是普通話的譯音。可能是“保時捷”從字面上看更加貼切,因此,現在的Porsche公司的中文名稱一般都稱為保時捷公司。保時捷的歷史可追溯至1900年,第一部以保時捷為名的汽車——Lohner-Porsche正式登場並造成轟動。這部雙座跑車是由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Porsche,以下簡稱大保時捷)設計,當時才是二十五歲的大保時捷受聘於Lohner車廠擔任設計師。在這裡他已顯示了出眾的才能。

大保時捷1875年出生於奧地利,父親是一個白鐵工。費迪南德從小就喜歡干白鐵工的話,同時對電工也感興趣,1890年開始從事電動國玫汽油電動車的開發工作。大保時捷在24歲時(1899年)已經發明了電動輪套馬達,在第二年的巴黎國際展覽會上,波爾捨已經名揚四海。1915年他把電動輪套馬達裝上了火車,美國有一列超過一百米長的火車至今還裝著這種電動馬達。

1906 年,大保時捷轉到Daimler(戴姆勒)車廠的奧地利分公司,擔任技術總監。在接下來的十數年中,他設計了多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車,如戴姆勒——奔馳的SS和SSK運動車、汽車聯合公司(Auto Union)的大獎賽車(GrandPrix Car),在德國汽車工業中都是光輝的篇章。更在1923年晉升為戴姆勒總廠的總工程師。戴姆勒與本茨(Benz)車廠於1926年合並為現在的奔馳車廠。

期間,大保時捷向奔馳建議生產一部大眾皆買得起生產型轎車,不過遭到了當時董事會的否決。這使得大保時捷不得不掛冠而去。1931年3月6日,大保時捷在幾位投資者的幫助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建立了一家設計公司,專門開發汽車 ,飛機及輪船的發動機,名為“保時捷博士股份公司”,簡稱“保時捷辦公室”。費利·保時捷(Ferry Porsche以下簡稱小保時捷)也在24歲時加入了設計小組。其後,父子倆便開始著手“大眾車”的開發計劃。鮮為人知的是,保時捷父子的願望竟然和當時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不謀而合。希特勒還專門召見大保時捷商量此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還為希特勒設計了威震歐洲戰場的虎式坦克。因為他和德國納粹的關系,二戰結束後,他被美國人逮捕,後來交給了法國,坐了兩年牢,於1947年8月獲釋。

四年後(即1935年)原型車誕生,它就是大眾車廠的“甲殼蟲”。至今它已經連續生產了五十多年並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車款。在30年代,大保時捷也為奧迪車廠的前身——AutoUnion設計了3款高性能賽車,這幾款賽車也被認為是保時捷跑車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年,保時捷的設計公司遷往奧地利,小保時捷與其妹妹露易絲·皮耶希(Louise Piech)也正式加入經營管理陣容。露易絲已成為皮耶希家族的媳婦,兩個家族從此緊密結合在一起。

大保時捷在一對兒女的輔助下,以“甲殼蟲”為基礎,共同著手保時捷汽車的研發工作,由於父子倆對性能皆有難以言喻的狂熱,因此第一部自行研制的保時捷汽車自然是一部以性能著稱的跑車,這即是1948年面世的Porsche356.如同日後推出的保時捷跑車一般,356擁有輕巧的車身、低風阻系數、靈活的操縱性能及氣冷式發動機。這些特性使它與眾不同。大保時捷在實現了制造自己的跑車的夢想之後,於1951年去世。

父親去世後,小保時捷隨即肩負起經營的重任。1963年,保時捷歷史上最重要的車型——911在法蘭克福車展面世。它的車體設計者是小保時捷的大兒子——費迪南德.亞歷山大.保時捷。

為了保持並提高保時捷的品質, 保時捷於1971年在總廠附近的魏斯薩赫(Weissach)建成一座現代化的研究開發中心及大型測試場地。此後經過有計劃有系統的擴建,魏斯薩赫的保時捷研究發展中心擁有世界最現代化的風洞室,環境保護測量中心,新的破壞試驗設施和自己的試車路段,成為世界上對汽車研究發展項目的最著名的設計與測試基地。


雖然保時捷的品質有目共睹,不過它卻在80年代中期遭遇該廠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營危機,汽車產量銳減一半,之後歷經大幅降價及裁員三分之一才穩住陣腳。

後來,在911的基礎上衍生出多種車型,而每一車型的出現,都引起轟動。特別是在1983年的法國勒芒汽車24小時耐力賽中,除第9名外,前10名中另9名全被保時捷跑車包攬,保時捷汽車由此獲得了“跑車之王”的美譽。

直到1993年發表Boxster概念車後,保時捷的生存才露出曙光。這部敞篷小跑車於1996年上市後,即在全球造成一片搶購熱潮。大保時捷的遺志:推出一款高品質低價位的大眾化的跑車,終於在他逝世四十多年後得以實現。1997年,保時捷又乘勝追擊,於日內瓦車展發表了全新的911系列——996。

1998 年,911的演變在新型敞篷車上得以延續。整體的電動車頂開、關可在20秒內完成,硬頂成為標准配置。一款新型四輪驅動式保時捷911在1998年秋季問世——新型911 Carrera4兩座敞篷車,它分為雙門跑車和敞篷車兩種型號,並配有保時捷穩定管理系統。同年,費利·保時捷於3月27日過逝。

保時捷廠家目前雖然由專業經理人經營,但保時捷家族仍舊擁有制造廠的大部分股權。據統計,該家族所擁有的資產總值高達50億馬克。

奔馳

奔馳汽車,一個幾乎全世界無人不知的汽車品牌。從汽車誕生直到今天,奔馳汽車的發展史不僅僅是一個傳奇,更是代表了人類汽車工業的發展史。現在,奔馳汽車已過百歲壽辰,然而它的名字和公司的口號一樣,依然叫的響亮。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德國工程師和發明家,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1834年3月17日出生於德國符滕堡雷姆斯河畔捨恩多夫的一個手工業工人家庭,父親是一位面包店老板。1852年,他就讀於斯圖加特工程學院。少年時代的戴姆勒就對燃氣發動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學習研制奧托式燃氣發動機 。1872年,戴姆勒設計出四沖程發動機。1883年,他與好友-著名的發明家威爾赫姆·邁巴赫(Wilhelm Maybach)合作,成功研制出使用汽油的發動機,並於1885年將此發動機安裝於木制雙輪車上,從而發明了摩托車。1886年,戴姆勒把這種發動機安裝在他為妻子43歲生日而購買的馬車上,創造了第一輛戴姆勒汽車。

卡爾· 弗裡特立奇·本茨Carl Friedrich Benz(1844-1929),德國著名的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1844年,本茨以遺腹子的身份出生於德國卡爾斯魯厄,父親原是一位火車司機,但在他出世前的1843年因發生事故去世了。從中學時期,本茨就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先後就讀於卡爾斯魯厄文理學院和卡爾斯魯厄綜合科技大學。其間,他較為系統地學習了機械構造、機械原理、發動機制造、機械制造經濟核算等課程,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經歷過學徒工、服兵役、娶妻生子等人生經歷後,本茨於1872年與奧格斯特.裡特(August Ritter)合作組建了“奔馳鐵器鑄造公司和機械工場”,專門生產建築材料。

由於當時建築業不景氣,本茨工場經營困難,面臨倒閉危險,萬般無奈之際,他決定制造發動機獲取高額利潤以擺脫困境。於是,他領來了生產奧托四沖程煤氣發動機的營業執照,經過一年多的設計與試制,於1879年12月31日制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不過,這台發動機並沒有使奔馳擺脫經濟困境,他依然面臨著破產的危險,生活十分艱苦。但是,清貧的生活並沒有改變本茨投身發動機研究的決心,經過多年努力,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奔馳汽車公司獲得'汽車制造專利權',正是這一日子,被確認為汽車的生日。

而今,奔馳汽車公司已成為了德國第一大汽車公司,目前擁有12個系列,百余種車型,年產量達到了近百萬輛。雖然大眾汽車公司不斷努力,仍然超不過奔馳汽車公司,屈居第二。在歐洲一百家大企業中,奔馳公司名列第四(大眾第五,菲亞特第六)美國“幸福”雜志公布的全球五百家最大工業公司中,奔馳公司名列第十,在全球最大汽車工業公司中,奔馳公司僅次於美國的通用、福特和日本的豐田而居第四位,這一串的數字說明奔馳公司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實力和地位,尤其是其經過了百年的風雨仍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更是叫人驚歎不已,近年來,由於經濟疲弱,其它大公司連年虧損,甚至不得不走上了聯合與兼並的道路,而奔馳公司不僅盈利,而且盈利的穩定性也較高,從而避免了聯合與兼並之路,保持了奔馳公司世界第一品牌的獨立性。做到這一點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除了世界知名品牌的號召力外,真正的法寶是它高質量的保證。質量是取勝的關鍵,這是奔馳百年的承諾,也是閃閃發光的三角星的真正內涵。今天,奔馳汽車已是高質量高檔次高地位的象征。它不僅已成為社會名流必備的道具,甚至許多國家都采用奔馳汽車作為外交用車的標准車輛,“奔馳”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名牌。

奔馳公司資產超過500億美元,每年的淨利潤達12億美元,雇員約40萬人,奔馳公司年產汽車近百萬輛,其中轎車只限量生產五十五萬輛,這是為了保證高質量和“物以稀為貴”。奔馳汽車公司的總部設在斯圖加特,在總部內設有龐大周全的接待設施。

少而精的奔馳轎車總是供不應求,所以訂貨買車經常要依次等候到幾個月以後,接到提貨通知的買主,分批來到奔馳公司的接待處,在這裡,他們受到真正“上帝”的待遇,不但有住宿款待,還可幾人一小組,並有專門的接待小姐引導參觀,先看介紹公司的錄像,然後觀看轎車裝配的每一過程。在裝配線上,每一輛轎車上都標有買主的名字,車體顏色和內飾等都嚴格按照買主所選擇的模式進行裝配,“個性化”鮮明的體現在每一輛奔馳車上。

在裝配線上沒有一輛車是完全相同的,滿足客戶的每一個要求,是奔馳永遠的標准,所以奔馳車的每一個買主都能開上自己心中的汽車,都能體會到“上帝”的感覺,第一輛車在賣出後,都立檔案,所以買了奔馳車,也就成為了奔馳家族中的一員,可以受到無微不至的全方位服務,奔馳公司僅在德國西部就有1700個維修站,有五萬多人從事保養維修工作在公路上,平均每25km就有一家奔馳維修站,買主只管開車,一旦發生故障,打個24小時服務電話,一般不超過半小時,維修站就會趕來處理。“奔馳家族”的優越感就體現在周到的售後服務和終身保修上,不僅在德國,在全世界171個國家和地區內設有4300多個維修點,雇員達7萬多人,高質量、高信譽正是“奔馳”這家百年老店所蘊藏的珍寶。

“ 精美、可靠、耐用”是奔馳汽車的宗旨,為了保持高質量和開發新技術,奔馳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開發費用高達4億美元。造型精美,不斷更新,具有傳統和流暢的奔馳車身的特點,一眼看上去就給人“這是奔馳”的感覺。它首先開發和應用了汽油噴射技術,在轎車電子化上居於領先地位。奔馳車也首先將柴油發動機用於高檔轎車上。它生產的賽車在賽車史上獲得過四千多次冠軍,而賽車則常是汽車新技術創制的“試驗田”。每年,有一百多輛整車用於安全碰撞等各種可靠性試驗。一般汽車行馳十萬公裡就趨於報廢,而奔馳車行駛三十萬公裡保持良好性能已是屢見不鮮,制作嚴謹和選料精良是奔馳車可靠耐用的基礎。乘坐奔馳,在安全和可靠的基礎上也使人有特殊的享受。奔馳車較之同類車雖然價格高出許多但是由於它可靠耐用,保養維修費用遠比其他車低的多,所以算來算去買“奔馳”實際很劃算,更何況你還得到了“世界第一名牌”的美譽。

“奔馳”已走過了百年的長路,從汽車的誕生直到今天,“奔馳”以它無限生命力,創造了汽車史上無數個第一,在遙遙的汽車長路中,讓“奔馳”繼續奔馳吧!誰又能阻止它的腳步呢?願它青春永
 

0 0
2009-03-08T08:12:17+0000


  • 當您未登入羊皮紙時,可以利用臉書 Facebook 登入來發表迴響。若使用羊皮紙會員身份發表迴響則可獲得經驗值及虛擬金幣,用來參加羊皮紙推出的活動。
發表迴響
 
驗證字串

Facebook 粉絲專頁

楓之谷綜合查詢

以下為會員專屬功能
等級範圍
移動型態
懼怕屬性

QRCode 條碼 & APP 連結

說明
本頁網址

在相關服務標籤中,『掃描條碼,在行動裝置』或是『點擊連結按鈕,在本裝置』中開啟網頁或是 APP 相關操作。
QRCode

訪客瀏覽統計

  • 訪客人數 : 337,144,090
  • 瀏覽次數 : 341,135,348
  • 瀏覽深度 : 101.2 %